第53章 民俗街六) 【一更】“楊清河,我們……
曹木青最近同?樣不順。
馬上就要評副高?了, 她真?不想等下一次。
副高?名額是有限的,如?果今年新傳學院占上一個,明年應該就分不著?了,後年可能都說不好。
等的話, 要等多久呢?
何況這幾年來, 評副教授的門檻兒一次次地升上去, 隔幾天就多出一樣, 最早只要求論文,後來又要求專著, 後來又要求課題,後來又要求獎項,去年甚至加了一條“宣傳、發揚傳統文化”……誰知道下次又要加什麼。
何況她不甘心啊。
翁虹明明就不如?她,但卻莫名地, 一會兒多出幾篇“中央部委採用了的研究報告與工作方案”,報告蓋著?大紅章,一會兒又加入那個“與□□進行合作、給□□提供資料”的專案, 專案寫著?她的名字——專案明明是曹木青辛辛苦苦拉過來的, 可系主任吳新剛卻叫曹木青交出對?方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說要親自對?接他們, 而再後來,曹木青就被架空了,翁虹還又加入專案。
因為不甘心, 於是趕在職稱評定之前曹木青又發了兩篇專業論文, 質量不錯, 都是對?“民俗街”傳播模式的分析。
多虧霍婷、張斬與畢姍姍,這個案例給曹木青的申請增加了籌碼。
她本稍稍鬆了口氣,可誰知道, 翁虹再次祭出大招——“中央部委採用了的研究報告與工作方案”!
又幾個報告,蓋著?大紅章。
同?時,翁虹還在她經常發論文的期刊上又出了一篇,曹木青讀了一下,再次認為對?方水平好差。
寫得好像費勁極了。
可這世界就是如?此。
藉著?幾個“xx青年”“xx學者”“xx人才”的頭銜,翁虹還又拿到?一個給青年的國家級的課題專案。
這些頭銜、這些光環曹木青卻很難戴上——她不認識那些大佬,那些大佬也不認識她。評選這些的時候,有些時候“認識大佬”是決定性的。
曹木青想:難道真?的評不上了嗎?
沒人脈——不管是學界的還是政府的,就只能是這樣了嗎?
難道要等幾年後嗎?
這一次有翁虹和吳新剛,下一次又可能有張虹、王虹、李新剛、趙新剛。
飯桌上,曹木青想跟楊清河傾訴痛苦,可楊清河卻打?斷了他:“我不想聽!別把負能量傳播給我。”
“……”曹木青又看向了他。
半晌後她說:“我這幾年,不也就說這一次嗎?你一定要不耐煩嗎?”
“……”楊清河說,“我前陣子升職失敗,也沒把負能量傳播給你啊?!我抱怨過嗎?我一直就是我自己消化的啊!”
曹木青長?長?嘆氣,說:“你想說,這件事上你沒雙標,這樣很好。可是——”
她抬起眼睛:“這樣的話,要‘家人’做什麼呢?”
楊清河吃著?菜,不說話了。
曹木青不想鬧僵,又轉移話題:“不然?,換個心情吧,放個電影?”
“嗯,好。”楊清河道,“放個電影吧。或者我們放個那種電影講解?你最近不忙嗎?”
曹木青說:“也行。”
於是楊清河登了一個“xxx講電影”的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