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怪帝邪相 > 第三百零三章 各國的反應

第三百零三章 各國的反應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莒國國君的《平叛檄文》,涿州公劉謂崖的《討逆檄文》,兩篇內容相近但是立場卻完全相反的佈告很快在莒國乃至整個中土引發了新一輪的動盪,畢竟這意味著整個的中土四國莒國、扈國、杞國、虢國全都將陷入到戰爭之中,有道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時之間,涿州甚至是周邊州府的百姓紛紛準備舉家遷徙。

這個訊息不但在民間引起了百姓的震動,也引起了其他三國扈國、杞國、虢國的高度關注。

北面面臨著先帝之子的“勤王討敵”,西面面對著虢國的所謂“正義之師”,南面還有不斷侵襲、蠶食疆土的杞國,莒國將要陷入到內戰的訊息傳來後,扈國的建安朝廷是極為高興的,首先自身將陷入到戰爭之中的莒國自然也就不會摻和到扈國的戰局當中了,也就意味著扈國的敵人少了一個,而且少的還是中土公認最強大的那一個。甚至扈國朝廷當中還有大臣簡稱,只要莒國爆發內戰,虢國和杞國必將分兵對莒國進行攻擊,畢竟誰都不能容下莒國這樣一個大國、強國留在中土當中。

而對於杞國來說,早先邀請莒國參戰的原因,實際上主要就是為了防備莒國趁機對杞國發起進攻,畢竟杞國已經將大部分主力都投入到了對扈國作戰上,西部同莒國相鄰的邊境線上兵力並不多,目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西部疆域,當然其中也不免還會夾雜著想要消耗莒國實力的想法,畢竟莒國還是太強大了一些,如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耗莒國的實力,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對於莒國即將爆發內戰,杞國自然也是極為高興的,首先就是自己的西部疆域的壓力會減少很多,莒國不會有精力來針對杞國,另外無論這場內戰發生多長時間、多久時間,莒國的國力必然有所削弱,甚至有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屆時莒國這樣的大威脅極有可能是會不攻自破的,對於杞國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

其中唯一感到分外後悔的,恐怕也就只有虢國皇帝洛覃了,畢竟虢國的軍隊才剛剛朝著虢國和扈國的邊境行軍不久,甚至兩軍還沒有接觸作戰,而就在這個時候忽然莒國有了內戰的苗頭,這是讓虢皇洛覃極為不滿的一件事兒。其實在一開始準備出兵的時候,虢皇洛覃是極為糾結的,雖然虢國同莒國有了和親關係,但是畢竟因為皇后的事情導致太子的大婚並沒有如期進行,因此這份原本就不是特別厚重的和親關係更顯得單薄,虢皇洛覃很擔心莒國會不會在這個時候忽然對虢國發動進攻,但是畢竟在過去的戰爭之中,戰敗的虢國可是將一部分疆土割讓給了扈國,這些疆土一直是虢國曆代皇帝以及虢國百姓心心念唸的故土,而且如今扈國局勢風雨飄搖,這是虢國收復失地以及開疆拓土的好機會,錯過了這樣的機會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而且由於自己之前在國內對於各方勢力進行了打壓,因此虢國國內的局勢也有著微妙的變化,如果這個時候不對外征伐來轉移矛盾的話,恐怕虢國國內也會出現問題。再者此時扈國式微,正是讓太子建功立業、親近軍隊的好機會。於是一番糾結之後,虢皇洛覃還是做出了出兵扈國的決定。但是沒想到,終究還是失算了。

雖然扈國、杞國和虢國三國對於莒國即將內戰的事情,有著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但是這三國還是做了完全一致的決定,啟用在莒國的全部暗樁,開始對於莒國的相應部署進行資訊收集和彙報,同時也告知潛伏在莒國各地的暗樁,要儘量在莒國內戰之後用各種方法來攪亂莒國的局勢,讓莒國徹底的亂起來。

扈國、杞國、虢國這些作為旁觀的,準備渾水摸魚的勢力沒閒著,事件的主角莒國朝廷以及涿州自然也更是一刻也不得閒。自從黃其武作為欽差大臣離開新安城之後,朝廷連續向各州府派發密詔、密文,這些密詔和密文幾乎都傳達了同一個涵義就是準備打仗。在內閣經過周密協商並且由國君劉煜親自檢視確認之後的這些密詔,將劉謂崖和劉景林的相應罪行的具體內容進行描述並且陳列了大量的證據內容。

根據後世在莒國相關檔案之中找到的相關資料,這些密詔、密文是直接下發到各州府的,密詔主要針對的是各州州牧和各州州督,而密文則是直接發給各府府臺的。因此實際上在黃其武還沒有趕到昌黎城之前,朝廷起草的所謂《平叛檄文》的內容就已經被大多數州府官員掌握了,之所以說是大多數,完全就在於一些較為偏遠地區的府臺可能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接到密文,另外一些關鍵地區的軍政官員是沒有收到密詔和密文的,因為這些人是在劉煜的調整計劃當中的,為了避擴音前走漏訊息,劉煜採取了更穩妥的方式。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各地封臣以及各屬國國公接到的並不是密詔或者密文,而是國君劉煜的親筆密信,這些親筆密信是利用經過遴選之後的禁軍呈送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親筆密信當中,劉煜在陳述了劉謂崖、劉景林父子的諸多罪狀之後,格外的澄清了一點,那就是他這位莒國國君沒有削藩的打算,他針對涿州的行動不是為了削藩,而是為了懲處劉謂崖、劉景林這兩個狼子野心、圖謀不軌的奸臣亂黨。不過後世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莒國一眾封臣當中,除了雲州蒼雲府府爵劉森外都接到了這封親筆密信,唯獨國君劉煜的二哥劉森沒有接到這封親筆密信。或許是被疏忽了,或者是劉煜早已經對自己這個二哥有所懷疑了,後世眾多研究者在漫長的歲月之中對於這個問題是耿耿於懷,但是終究沒有任何人能夠找到任何的確切證據,來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加以解釋,這件事兒也成為了一件或許永遠無法得以解釋的謎團。

當然除此之外,為了即將開始的戰爭,劉煜也按照內閣討論的結果做出了一些部署和決定。首先是劉煜撤換了向國和燕國兩個屬國的將領,撤換這兩名將領的原因實際上很簡單,第一向國、燕國兩國處於涿州以北,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兩個屬國距離涿州太近,劉謂崖經營涿州多年,這兩個地方的將領是最容易被他滲透、收買的。第二就是這兩名降臨是同太后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的,甚至是被視為太后一黨的死忠,雖然自己的母后自從被趕出王宮之後是格外的老實,但是如果涿州叛亂的話,即使是劉煜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母后會不會又活了心思,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安全起見,劉煜還是決定撤換這兩名將領。

針對這兩名將領的撤換還是很順利的,劉煜用兩份聖旨便輕易的將這兩個人從邊關調回了國都新安城,在封賞了虛職之後,這兩名將領便如同被軟禁一樣的住進了朝廷御賜的宅子,在邊關吃了不少苦的這兩名將領,在看到宅子之中的美眷如雲便墜入了溫柔鄉,哪裡還有什麼警惕可言…

“孤該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看黃大人這件事兒會辦成什麼樣子了。”,所有事情幾乎都安排妥當之後,國君劉煜長舒了一口氣。

又是一日夕陽,不過這一次在滕元閣的閣樓上陪著劉煜的人,不再是隻有貽清還有剛剛復職的兵部尚書肖光仁,自從當初率部回都之後,肖光仁借身體的緣故縮在了家中,等著國君砍掉他的人頭,但是讓他非常不安的是,回都之後國君批准了他養病的請求,但是並沒有允許他告老還鄉。上庸城戰事結束,剿匪軍回到新安城之後發生了很多事情,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對主帥韓青的能力以及坑殺俘虜的問題進行了大肆的批駁,甚至新安城還出現了在忠烈祠工地絕食、靜坐的反抗活動。但是讓肖光仁趕到格外疑惑的是,國君並沒有將他這位督軍退出去當替罪羊,更沒有說過半句指摘他的話。這樣已經洗乾淨脖子等死的肖光仁是分外煎熬,直到前幾日首輔塗志遠忽然造訪,並且轉達了國君的口諭要求肖光仁即可復工,而今天就在靜書房的事務都處理完畢之後,國君將肖光仁挽留了下來,讓肖光仁和貽清一起陪著自己登上了滕元閣。

“陛下聖明,有陛下這樣的明君當政,是莒國的幸事,是百姓的幸事。”,肖光仁聽了國君的話,趕忙拱手欠身送上了一個不明不暗的馬匹。

劉煜擺了擺手,為肖光仁斟了一杯酒,然後才說道,“在這裡不必拘泥於君臣之禮”,劉煜說著指了一下一旁躺在太師椅上的貽清繼續說道,“你看看他,自由自在的。”

肖光仁訕訕一笑,心想他可是你面前的大紅人,我能跟他一樣麼?我過去可是太后一脈的重臣,好事兒沒辦多少,壞事兒可沒少做。

肖光仁這微妙的神情,劉煜自然是注意到了,也大概能夠理解和體會肖光仁的想法,於是便說道,“肖大人。”

“臣在。”,肖光仁趕忙朝國君一欠身。

劉煜見肖光仁如此便也是一臉的苦笑,“孤說了不必如此,放開些,這既不是崇文殿也不是靜書房。”

“是。”,肖光仁也笑著點了點頭。

劉煜舉起手中的酒杯,呷了一口之後對肖光仁說道,“孤知道你現在的顧慮很多,不然也不會在回到新安之後就告假,是什麼原因,你我君臣是心知肚明。但是,孤今天要告訴你,你還是想多了。”

見肖光仁有些訝異的看向自己,劉煜便是微微搖頭,“你過去是誰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是誰的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