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局的分析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局的分析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三月初五剛入子時,根據先前制定的計劃,杞國軍隊越過了兩國邊境,開始了向扈國發起了攻擊。按照內閣和兵部的意見,杞國進攻部隊分五路攻入扈國,包括從北陽郡向望南關進發,從河鎮郡向定綏郡進發,從興民郡向華豐郡進發,從安永郡向慶江郡進發,同時杞國屬國幽國也開始向扈國屬國原國發起了進攻。

無論是由此開啟的“烽火時代”,還是近百年的“四國時代”,在中土這片土地上的戰爭就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所謂“兵不血刃”或者什麼“閃電戰”在這裡都是不現實的,想要迅速從對方手中拿下一座城池,恐怕就只能指望著對方瘋了…

杞國軍隊的大規模的人員調遣以及物資的轉運,連新安城都知道了,那麼近在眼前的扈國會不知道麼?怎麼可能呢?雖然多年來,各國確實都玩過透過邊境增兵來施壓的花活兒,但是那都是無風無雨之時,自從杞國使團遇襲的訊息傳開之後,扈國朝廷上下都是高度警惕,生怕杞國會把這個屎盆子扣在扈國頭上,但是萬萬沒想到就如同他們所想的一樣,杞國還是把屎盆子扣在他們的頭上,而且顯然是不想透過相對平和的手段和渠道來解決問題。

“陛下,現在杞國老皇帝還在苟延殘喘,那位皇儲也是剛剛受封,在根基還不穩的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錯過這樣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的,如果他這個時候一點動作都沒有的話,恐怕位子是坐不穩的,畢竟他爺爺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獨孤秋歌那個老東西幾乎是沒怎麼吃過虧的。”,面對來勢洶洶,準備隨時越過邊境線的杞國軍隊,總理事務衙門宰相郝柏瑜是這樣對扈皇司馬雲明說的。

“你是說,杞國不是在威脅,而是確確實實準備打一仗?”,扈皇司馬雲明一皺眉頭問道。

郝柏瑜點了點頭,“臣是這樣看的。”

“當年不是搞了一個停戰協議麼?不都說是因為這份協議,所以中土才和平了這麼多年麼?他獨孤雲舟就敢這樣破壞協議?”,司馬雲明極為不解的說道。

郝柏瑜嘆了一口氣,“這份協議到底寫了什麼,臣是真不清楚,天下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清楚。”

司馬雲明揹著手,來回的踱著步,過了好一會兒才問向郝柏瑜,“當年籤協議的是誰?”

“邱允能。”,郝柏瑜有些尷尬的回答道。

司馬雲明便是一滯,他看向郝柏瑜似乎是在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只是,郝柏瑜面對皇帝詢問的眼神便是微微一點頭,意思就是說,對,你沒聽錯,當初去籤協議的就是那個被你搞死的前任宰相邱允能。

司馬雲明深吸了一口氣,“大內一點記錄都沒有麼?”

郝柏瑜搖了搖頭,“當年,臣是中書省的文詔案,關於協議記錄的印象還算深刻,先皇並沒有做過任何解釋,有些大臣詢問過,但是先皇的幾次回答幾乎都是一致的,就是除了皇帝沒有人需要知道這件事兒。”

“那就準備吧。”,司馬雲明倒也沒有繼續糾結在這個問題上,既然沒人知道這個協議到底寫了什麼,那就只能備戰了,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是知道這份協議到底是什麼內容,又能如何呢?難道自己還要去求莒國和虢國麼?讓他們來主持公道?怎麼可能呢,他們不摻和進來就不錯了,司馬雲明想到這裡忽然間有些緊張,“虢國那邊有動作麼?”

郝柏瑜搖了搖頭,“虢國最近還是以收拾國內的殘局為主,而且剛剛搞掉了一個大軍頭,恐怕虢國現在對於將領的信任度並不高,未必敢在這個時候來趟這渾水。”

司馬雲明點了點頭,“這可能是朕登基之後面臨的第一場大仗,必須打好,當年先皇是收復了兩州,又拿下了虢國的兩個郡,那麼朕也要以先皇為楷模,拿下杞國的兩個郡,對於你們來說應該不是難事兒吧?”

郝柏瑜嚥了咽口中的唾沫,然後有些心虛的說道,“臣定將同各部商議出一個可行的作戰計劃,力爭完成陛下的任務。”

“不是力爭,而是必須。”,司馬雲明冷著臉看向郝柏瑜說道,“朕的變法已經推行多日了,該是檢驗成效的時候了,朕給你們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你們如果還拿不出個什麼好的戰果的話,你們對的起水?”

汝聞,人言否?堂堂的扈國宰相郝柏瑜不禁在心中吶喊,你要是不提那什麼勞什子變法還好說,你還真的覺得變法變的好麼?封疆大吏都要造反了好吧?這一仗要是輸了,鐵定是因為你的變法!郝柏瑜心中的這些想法自然不能直白的說出來,只得訕訕一笑不再說什麼了。

司馬雲明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去吧,去研究去。”

“是,微臣告退。”,郝柏瑜連忙躬身,後退著離開了皇帝的寢宮。

軍權不能旁落,這是自澹國末年以後各國帝王的共識,畢竟澹國的覆滅就是因為各地掌握兵權的諸侯引起的,如果不是那些兵頭造反,可能澹國還能苟延殘喘個一代、兩代的,但是這些掌握著軍權的諸侯一造反,頓時整個澹國就四分五裂了。於是在進入到四國時代之後,各國幾乎都對軍權進行了極力的約束,逐步形成了文官治國、文官掌軍的局面,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隨著春秋戰國以來形成的諸子百家都一一罷黜,獨尊了儒術之後,讀書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然也空前的膨脹。大多數讀書人也就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認為這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世間萬事萬物都會有錯唯有書籍不會,因此這些口口聲聲聖人云啥啥啥,子曰啥啥啥的讀書人們,從來也沒把領兵打仗想成什麼太難的事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文官掌軍也削弱了軍隊的能力,畢竟這些成天“之乎者也”的書呆子可沒怎麼看過兵法。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