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虢國大臣們類似卻也有不同的是,杞國的文武群臣們最近也充滿了擔憂和疑慮,倒不是杞皇也納妃了,畢竟杞皇年紀太大了,就算是有那心也沒那力了。
杞皇獨孤秋歌自二十一歲登基,至今已經過了一個甲子的光陰,如今已經是八十一歲的高齡了,縱觀整個中土歷史,年紀超過八十一歲的帝王都是極為罕見的。
但是一向身體硬朗的獨孤秋歌最近身體一直抱恙,已經有六天沒有上早朝了,在獨孤秋歌繼承皇位以後,幾乎沒有不上早朝的情況,像這樣連著六天取消早朝更是前所未見,宮中一直也沒給出個說法來,只是每次早朝前都告訴一眾大臣早朝取消了。內閣的大臣們最近也沒見過皇帝,內閣辦事處當中積壓的摺子已經是堆積如山一般。
如果說當今的皇帝是個年輕力壯的主兒,也就罷了,大臣們頂多認為皇帝是玩心大,不好政務,但是這位已經八十一了,恐怕已經走在人生的尾巴當中了,這不得不讓大臣們憂心忡忡,不為別的,就為這儲君不明一點就夠了。
於是各種各樣的謠言四起,充斥著杞國的都城寧陽,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各方勢力更是蠢蠢欲動,真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杞皇獨孤秋歌一共有八個兒子,取“恭順興德仁義昶永”之意,先後都受封為了親王。
杞皇獨孤秋歌也從這八位親王之中選擇過儲君的人選,立過皇太子,但是這種選擇其實更像是一種詛咒,可以說是立誰當皇太子,誰就得死。
杞皇獨孤秋歌最早選擇的是自己的大兒子——恭親王獨孤元朗,獨孤元朗生性溫和、博學多識、聰明伶俐、能言善辯,皇帝做出這樣的選擇,大臣們也是非常認同,而這位恭親王在成為皇太子之後同樣也非常謹小慎微,工作起來要比以往更加的認真、努力,就在所有人都認定皇帝選了一個好到不能再好的接班人的時候,獨孤元朗突然暴斃而亡,年僅二十五歲。
從杞皇下詔確定恭親王獨孤元朗為皇太子,也就不過是剛剛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這位皇太子就突然暴斃而亡,舉國震動,悲痛之餘的獨孤秋歌下令徹查,但是差到最後也沒有查出個所以然來。
隔了三年,已經過了天命之年的獨孤秋歌再次確立皇太子,這一次他選擇是二兒子——順親王獨孤元英,獨孤元英同樣是極為優秀的人才,當初杞皇第一次選擇皇太子的時候,還曾經在選擇恭親王還是順親王的問題上猶豫過,甚至隱約之中還有過遺憾,所以這一次杞皇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二兒子順親王,但是讓杞皇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冊封的當天晚上,正在接受朝賀的順親王就因為飲酒過度而死…
兩個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在被冊封為皇太子之後都死了,這讓杞皇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與此同時杞皇也認為有可能是自己的犯了什麼錯誤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極有可能是上天降罪。
於是,杞皇下了罪己詔,也開始吃齋唸佛。
隨著年歲的增長,儲君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杞皇是有心確立皇太子的,但是想一想之前的兩位皇太子不幸而亡,杞皇就打消了冊封的念頭。
不過隨著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杞皇又不得不動了冊封皇太子的念頭,“恭順興德仁義昶永”之中,恭順兩位親王被冊封之後暴斃,這麼些年當中興親王、昶親王、永親王也先後去世,剩下的也就是德、仁、義三位親王了,不過可笑的是這三位親王的身子骨同樣不太好,都是病懨懨的,老皇帝是真害怕這三位親王先自己而去了。
其實也不單是因為身體情況,論智慧、論德行、論能力,這三位親王是八個兒子當中最差的,杞皇是真的不想選擇任何一個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在他看來,這三個人繼承皇位只會耽誤了自己的一世英名,甚至可能葬送了杞國的基業。
所以,杞皇將目光移到了自己的孫輩當中,已故恭親王的兒子獨孤雲舟進入了杞皇的視野當中,作為自己的長子長孫,獨孤雲舟自小就長在宮中,老師也是杞皇親自挑選的,由杞國第一大儒親自擔任皇長孫的教習,在學習聖人典籍之外,杞皇還注重這位皇長孫的武藝修行,專門安排禁軍首領教習皇長孫武藝,盡力將皇長孫培養成為文武兼備的人才。這位皇長孫確實也沒有讓杞皇失望,無論是文是武,雖然算不上驚豔之才,但是同樣也是可圈可點。
因而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說,杞皇都傾向於確立自己的這位皇長孫為儲君,不過這樣的選擇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比如德仁義三位親王就不能夠接受,在他們看來,杞皇選擇儲君的話,肯定是在他們三個人當中選擇,這些年當中這三個人也刻意的在杞皇面前展現著自己的能力,當然確實也是能力有限,不過他們並因此而願意錯過表現自己的機會。
此次,老皇帝身體抱恙之後,這德仁義三位親王一直嘗試著入宮,但是卻都被擋了回來,不過六天過去了,這三位親王終於是有些安耐不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四哥,老爺子這都六天沒上朝了,是不是…”,義親王獨孤元稹有些語焉不詳的說道。
“咳咳咳”,不過回答義親王的並不是答案,而是四親王的咳嗽聲,德親王獨孤元成自小就是個肺癆鬼,咳嗽基本上是他的人生常態,聽到了義親王的話,德親王顯得有些激動,不住的咳嗽著,甚至連臉都漲紅了。
“哎呦喂,我說四哥,你激動什麼啊?”,一旁的五親王仁親王獨孤元凌為德親王拍著後背,不禁說道。
德親王移開捂著自己的嘴的手絹,微微擺了擺手,示意弟弟自己沒有什麼問題,而後說道,“父皇六天沒上朝,咳咳,這不是什麼簡單的問題,而是,咳咳,而是大問題啊。”
義親王聽了四哥的話,便點了點頭,“對,這絕對不是什麼小問題,而且還不讓咱們進宮,這才是大問題。”
“哼。”,仁親王冷哼了一聲,然後才壓低聲音說道,“四哥,小六,我告訴你們,問題都不在這裡,問題在於已經從平陽、河陽、明陽三個郡調兵來寧陽來了。”
寧陽是杞國的都城,而平陽、河陽、明陽正是杞國都城周邊的三個郡,從都城周圍調兵,其中的含義似乎有些不言而喻。
“難道父皇真的…”,義親王再一次提到了自己最初的那段話,可是同樣還是沒有把話說完,不過即使如此其中的含義也體現的很明顯。
“小六,謹言慎行。”,雖然大家都明白那層意思,但是看破不能說破,仁親王冷聲說道。
“五哥,這都什麼時候了!”,義親王一拍身前的桌子厲聲道,“獨孤雲舟那個小雜碎現在就在宮裡,老爺子要是真沒了,那個小雜碎肯定就坐上龍椅了!”
“小六!”,德親王一邊咳嗽著一邊喊道。
“四哥啊,咱們這些親王都熬了多少年了,如果真的讓獨孤雲舟那個小雜碎做了皇帝,誰能有好下場?”,義親王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個小雜碎自從跟在老爺子身邊之後,什麼時候拿正眼瞧過咱們?嘿,咱們是他的叔叔,他把咱們當成叔叔看過麼?而且,六扇門的訊息,這小雜碎可是有翻舊賬的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