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莒國國都新安城,到扈國國都建安城,但從路程上來看,其實要比劉煜從白麓城趕往新安城遠的多,但是說話的時間其實要比劉煜少很多,因為可以走水路,所以十一月初二離開新安的扈國使團,十一天後在即將入夜的時候抵達了建安城外。
司馬雲明能夠很明顯的察覺到建安城內氣氛緊張,建安城是在亥時之後開始宵禁的,現在才剛剛到申酉之交,可是這建安城的大街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恐怕這和自己的傳遞回來的訊息是分不開的。在進入扈國境內之後,司馬雲明就用飛鴿將莒國的情況,特別是杞國、虢國同莒國和親的事情透過飛鴿傳遞給了建安。
入城之後司馬雲明並沒有直接入宮,而是直接離開了使團,返回了自己在宮外的宅邸,梳洗了一番,不過自己剛剛梳洗完,就有僕人來報,說是皇帝召司馬雲明入宮,司馬雲明便趕忙整理之後,乘轎子進了建安皇宮。
建安,扈國的國都,也曾是澹國的國都,這座城池是中土最著名的城池,被稱為是千年古都,大一統的中土王朝基本上都是選擇建安作為國都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第一就是建安的地理位置特別好,建安是居於中土的正中,有利於對於疆土的控制以及自己的防禦。二是因為建安的歷史漫長,無論是佈局還是建設的都很完善,用建安城做國都很方便,基本上不需要再格外進行建設。第三,中土的歷史漫長,但是其中大一統和割據的時間其實不相上下,所以能過佔據建安成為國都,彷彿就是一種正統性的宣誓,所以建安是千年古都也是必爭之地。
澹國末年,有十幾支起義隊伍集結大軍準備拿下建安城,最終還是興昌帝國皇帝也就是澹國冊封的杞國公——公孫勝攻入了建安城,一舉斬落了昏君澹臺廣的人頭,不過饒是公孫勝這樣身經百戰的老將也沒能守得住建安城,在多方的圍攻之下,在建安城龍椅上待了還不到兩個月的公孫勝落荒而逃,但是沒想到突圍不成,最後被一個無名小卒射殺了,而公孫勝的所謂興昌帝國也便宜了他的小舅子,也就是杞太祖獨孤元英。
從澹煬帝雍景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公孫勝攻入建安城,到扈國成祖皇帝司馬偉安在泰光二十年進入建安城,這十三年的時間之中,建安城先後被十幾方勢力攻佔過,在建安城這座王宮之中稱帝的更是有十幾位,不過似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即使是最後坐定了建安龍椅的司馬偉安也是如此,司馬偉安做了二十年的扈國皇帝,但是就在坐上了建安皇宮龍椅一個月之後就與世長辭了。司馬偉安的突然死亡,讓剛剛遷都到建安的扈國,有了一種再次遷都的衝動,不過好在被繼任皇帝給否決了。
要說這四大國之中,扈國立國是最早的,當年澹國漠北王、澹國一等候司馬張弛在雍景十七年就揭竿而起,造反了,成了扈國的開國皇帝、扈高祖,不過他是稱帝一個月之後就死了,都不是因為意外或者是在戰爭之中死了,而完全是老死了,畢竟當時他已經是八十七歲的高齡了,不過從那以後似乎扈國的王位更迭的也很頻繁,太祖在位三年、成祖在位二十年,太宗在位三年,原因嘛就是高齡登基,所以皇位沒做多久。
皇位從太宗傳到神宗司馬太平的時候,這位神宗終於是醒悟了,四十三歲登基的司馬太平在位二十七年之後就傳位給了兒子,也就是現在的扈皇司馬永延,而他自己則當了太上皇。
現在的扈國皇帝司馬永延六歲登基,至今在位已經將近七十年的時間,可謂是中土有記錄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了。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司馬永延生生的耗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而自己那個沒出息的兒子竟然也只生下了一堆女兒,女人當權,這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司馬永延東挑西選最後選了司馬永明作為接班人來培養,當然司馬永延是不太喜歡司馬永明的,覺得這個孩子有些輕浮,但是也沒辦法,其他同另外的那幾個比的話,司馬永明還是有優秀的,起碼他不傻。
扈國王宮正大光明殿之中,司馬永延端坐在龍椅之上,七十六歲的他一臉的皺紋、面板黝黑,若不是因為在這大殿之上,若不是因為他身穿著龍袍,怎麼看著司馬永延都更像是個農民伯伯而不是個帝王。
“陛下,事情就是這樣。”,司馬永明已經將抵達新安之後的所有事情,又在司馬永延面前又都說了一遍。
“朕知道了。”,在位七十年的老皇帝顯得很平靜。
只是司馬永明不知道老皇帝的平靜是因為早就已經知道了,還是真的不擔心。
見司馬永明一臉的不解,老皇帝便是微微一笑,“有什麼不明白的麼?說出來。”
司馬永明思襯了一下之後說道,“陛下,虢國、杞國分別同莒國和親,對我大扈國來說並非好事兒,甚至可以說是危及國本的事情,難道陛下都不擔心麼?”
老皇帝聽了司馬永明的話之後便是微微一笑,拍了拍坐下的龍椅說道,“這把椅子,朕已經坐了七十年了,莒國的歷史才多少年?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七十年裡朕打敗了多少國家,又看著多少所謂的英雄豪傑化作了一抔黃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永明低著頭,盡力遮掩著臉上的不屑一顧,人老了就這麼愛標榜過去麼?就算是你在這皇位上已經坐了七十年了,但是面對其他三國的圍攻,你還能繼續坐下去麼?
老皇帝似乎還是沉迷於自己的豐功偉績之中,“朕六歲登基,年號也從元興改成了永康,但是先皇依然以太上皇的身份發號施令,一直到永康十四年的時候,朕才得以親政。那個時候,中土混戰,那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人心浮躁且膨脹,甚至連土匪都敢建國稱帝,有些國家還抱團在一起搞什麼聯盟,起什麼共進退的誓言,然而還不是大難來臨各自飛麼?”
老皇帝的話音剛落,司馬永明就微微抬頭,“陛下的意思是,虢國、扈國同莒國不能達成統一?”
老皇帝在太監的攙扶下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拄著柺杖徑直走出大殿,路過司馬永明身邊的時候輕聲說了一句,“隨朕來。”
老皇帝直接去了御書房,這裡等同於莒國的靜書房,是皇帝辦公的地方,老皇帝一手扶著桌子,一手拎起柺杖指了指牆上的地圖,“這中土啊四四方方,咱扈國居於東北,虢國居於西北,杞國居於東南,正好是什麼北韃、南蠻、東夷西戎。”
司馬永明不禁皺了眉頭,這是常識,老東西怎麼今天又把話題扯到這裡了?
老皇帝停頓了一下之後繼續說道,“澹煬帝雍景十七年開始,澹國風起雲湧,各地諸侯開始自立,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土分裂、割據,前前後後恐怕存在過幾十個國家,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剩下了這四個,但是這四個國家割據中土的情況,維持了幾十年,甚至還簽下了停戰的協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