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劉煜很是意外的是,過了不久之後一同前來的不僅是貽清,還有內閣大臣、文華殿太學、工部尚書塗志遠。
“陛下,臣有事急報。”,塗志遠見劉煜一臉疑惑的看向自己,便趕忙說道,說著還從袖子之中掏出了一份摺子遞給了劉煜。
劉煜身旁的小貴子趕忙接過摺子又遞給了劉煜,劉煜展開摺子之後看了看,然後便皺著眉頭對塗志遠說道,“這是?”
塗志遠神色也有些慌張,“每年冬季前,工部都會組織人對城北王陵就行修葺,前幾天除冰的時候不小心毀了地磚,周圍的一些地磚也有磨損和破損,所以上報之後工部就批准將那一片的地磚都換了,現在這個季節變換,所以臣就告訴他們,起掉舊磚之後一定平整一下地面,別到時候安完地磚之後不平整。後來他們是按照臣的意思辦的,只是沒想到他們挖了幾鍬土之後發現有些不對勁。”
劉煜聽了塗志遠的不僅皺起了眉頭,然後看向了貽清,此時的貽清負手站立,臉上毫無表情,似乎對於塗志遠所說的事情一點都不感興趣。而當劉煜看向他的時候,貽清竟然微微側頭,躲避了劉煜的眼神。
劉煜不禁揉了揉下巴,然後對塗志遠說道,“塗大人,這東西現在?”
塗志遠一拱手,“回陛下,東西現在正在王陵一間倉房保管,等待陛下的命令,臣已經約束手下封鎖訊息了,不過說實話,這件事兒很快會散播出去,而且太后那一邊應該很快也會獲知這個訊息。”
劉煜有些無奈的一笑,“好,孤知道了。”
“那這東西的話?”,塗志遠輕聲問道。
劉煜想了想然後說道,“安排人送進來吧。”
塗志遠聽到了劉煜的回答之後,先是一愣人,然後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這東西…”
劉煜明白塗志遠的擔憂,擺了擺手,“無妨。”
塗志遠猶豫了片刻之後便告辭而去。
“說說吧,這件事兒是不是跟你有關係?”,劉煜端起蓋碗呷了一口茶然後說道。
沒等著劉煜賜座,貽清就很不客氣的坐了下來,然後為自己斟了一碗茶,滋遛滋遛的喝了起來,直到第二碗茶都喝完之後,貽清才有些心滿意足的停下來說道,“陛下說的是王陵挖出來的東西?”
見貽清這樣說,劉煜便是一番苦笑,“那不然呢?”
貽清也是一臉苦笑,“陛下,我不過是個吏部尚書而已,自從來到新安之後,基本上就沒出過城,怎麼可能會在王陵做下這種手腳呢?要是做也應該是塗志遠塗尚書做才是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基本上沒出過城?”,劉煜聽了貽清的話便冷哼了一聲,“新安城的城牆能困住你麼?”
貽清自從進了新安城之後,除了同劉煜祭祀王陵那天以外,就再也沒有出過城,但是也如同劉煜所說一般,新安城的城牆是困不住貽清的,貽清如果是想悄悄的出城,確實會有很多不被旁人察覺的方法。
“所以陛下就認定,這塊寫著‘後宮干政、混亂之始、亡國之始’的石頭是我搞出來的?”,貽清微微一笑看向劉煜問道。
嗯,沒錯,塗志遠剛才向劉煜報告的正是這件事兒,在城北莒國王室王陵的修葺過程之中,在埋葬著莒太宗劉靖安的孝陵前方發掘出了一塊石頭,上面寫著“後宮干政、混亂之始、亡國之始”九個大字,而且在塗志遠遞上來的這份摺子之中寫的很清楚,上面的字跡同太宗劉靖安的字跡是完全一樣的。
因此這件事兒實際上是可以做一番文章的,因為字跡同太宗劉靖安的字跡一致,發掘出的地方又是在太宗孝陵的前方,完全可以視作是太宗劉靖安給後人的遺訓。而如今太后章之涵自王太子妃時期就已經干政了,劉煜是完全可以利用這塊石頭來大做文章,逼著太后章之涵放棄干政然後退回後宮的。
當年一顆江山石,讓已經做了將近兩年的“護國賢王”的劉靖安立國為君,那麼如今的劉煜就完全可以透過這塊石頭逼著太后退回後宮,只要把握得當這件事兒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不過,此時的貽清似乎很不願意承認這件事兒同自己有關的,於是有些疑惑的劉煜不免問道,“真的不是你乾的?”
貽清點了點頭,“有理由做這件事兒的人,不只你一個人。”
劉煜楞了一下之後,說道,“難道是秦國公?”
貽清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喜歡怪帝邪相請大家收藏:()怪帝邪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