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濛濛細雨之中,劉煜和貽清漫無目的的遊蕩在華樂縣,當日也就停留在了華樂縣。
“您二位爺這是去賞雨了麼?”,店小二從劉煜和貽清手中接過了雨傘不免有些打趣的說道,“這秋雨可不比其它,寒氣重,您回去換換衣服,小的這就讓後廚給二位爺熬點薑湯,等會兒送上去。”
劉煜只是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轉身便上了樓梯回了房間。
貽清從懷中掏出一把大子兒放在了店小二手中,看著手中的一把大子兒,小二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謝大爺賞,馬上就好。”
不過沒等小二轉身離去,就被貽清一把拽住了,“彆著急,我們也就不下樓了,你讓後廚做幾道菜然後一併送上來吧,啊,對了,再來一壺酒。”
小二原本以為貽清是反悔了,要把賞下的錢再收回去,沒想到是要點些菜送到樓上,於是便又是一笑,“那您看來點什麼?”
貽清抱著膀子想了想說,“兩葷一素就行,具體的你們看著做就是了。對了,再燙一壺酒。”
“瞧好吧您吶,一會兒就得。”,小二嘿嘿一笑說道。
貽清點了點頭,然後也上了樓,上了樓就看見劉煜捧著一本書正在看,這本書還是在街角的一間書局買的《文正集》,是記錄著武文正武申甫在世的時候的一些詩詞的文集。
“睹物思情可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貽清見此情景朝著劉煜說了一句,不過劉煜似乎沒有聽到一樣,繼續看著書並不理他,貽清見劉煜並不理自己也就沒再繼續說這個問題,而是換了個話題,“我讓小二準備了些菜,一會兒送上來,然後又要了一壺酒,我看你這個樣子是需要喝點酒的。”
“嗯,這個還差不多。”,劉煜依舊看著手中的《文正集》頭也不抬的說道。
“按理說,你是武太學的弟子,應該對武太學的作品很熟悉,怎麼還想著買了這樣一本《文正集》了。”,其實這句話剛才在書局的時候貽清就想問來著,不過人多耳雜的,貽清也就沒有問。
“我實際上並沒有看過多少先生的作品,先生講學說的和民間私塾的差不多,都是儒家經典。除此之外也是文壇大家的詩詞文章,他從來沒有在我面前講過的自己的作品,連我問起來也說是些雕蟲小技不值得一提。私下裡我倒是找到了一些先生的詩詞文章,不過這麼多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劉煜依舊看著書,不抬頭的說著,“壯志豪情或未酬,留人間萬古錦繡。這樣豪情的詩句,多難得啊。”
貽清點了點頭,輕聲唸到,“明光瀲灩橘子洲,碧簪臥波有沙鷗。問天亭畔觀星辰,沉浮幾度月銀鉤。江山萬里多俊秀,馳騁江山平賊寇。壯志豪情或未酬,留人間萬古錦繡。”,貽清看了劉煜一眼,“這是武太學在遊覽本朝聖祖忠勇王故地的時候寫的吧?”
這時劉煜抬起了頭看向貽清問道,“說的沒錯,沒想到你還記得這麼清楚。”
貽清聳了聳肩,“武太學出身貧寒,當初正是因為這首詩而得到了順州通判的賞識,由他資助考學,然後才有機會高中狀元的。”
劉煜微微一笑,“是啊,也是先生的機遇,因為這樣一首詩被朝廷命官賞識,因為這首詩才有機會踏入仕途的。”
“聖祖爺要是知道有後人用這樣一首詩來紀念他,應該也是很欣慰的。”,貽清押了一口茶然後說道。
“是啊,聖祖爺是要恢復澹國風采,但是沒想到卻在西征途中薨了。”,劉煜合上了《文正集》,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莒國能有今日的版圖,離不開聖祖爺當年的威名赫赫,當然歷代先王也為大莒開疆拓土了不少。”
貽清把玩著手中的粗陶茶杯,嘿嘿一笑。
貽清的笑容倒是讓劉煜一頭霧水,他並不知道貽清是因為什麼發笑,“笑什麼?我說錯了?”
貽清擺了擺手,“那倒沒有,我只是在想啊,多少年以後世人會用什麼樣的評價來形容你我。”
劉煜先是一愣,然後又是一笑。
“你笑什麼?”,貽清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說道。
“我笑你終於還是沒看破紅塵啊。”,劉煜衝著貽清笑著說道,“這都是後人的事兒,我們能管的只在眼前。”
“嘿!”,貽清苦笑著搖了搖頭,“看來還是我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