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只有她看不起別人的份。
“出版社那邊的意思是會幫老師公關今年的布萊頓文學獎,但,”多妮停頓了一會兒,有些憂慮,“但老師做好出鏡的準備了嗎?”
塔利薇婭的身份註定在文壇不受待見。
“出鏡?”塔利薇婭笑了幾聲,沒有人比她更懂這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不,我將會一直是神秘的奧蘭多。”
等拿完全部的獎後,她再站出來,狠狠地給那群聒噪的老白男幾巴掌。
什麼東西,還敢看不起她。
而英國將會是這場打臉的開端。
“一個略微上了年紀擁有英國國籍的白男,”塔利薇婭不忘給自己建造人設,“在劍橋讀過幾年書,這就是奧蘭多。”
塔利薇婭選好角度,拍了一張咖啡的照片,上傳推特。
布萊頓文學獎,英國本土很有重量的一項文學獎,代表著新人作家擁有光明前途的最高起跑點。
塔利薇婭還嫌不放心,笑道:“需要我變成gay嗎?”
英gay蘭嘛。
政治正確嘛。
多妮趕緊惶恐的搖搖頭,也不用如此政治正確。
英國可不玩美國那一套。
塔利薇婭翻了翻多妮遞來的公關檔案,“四本書才拿到這一個獎嗎?”
目前她一共寫有四本文學類的‘正經’書。
“還是一個新人獎?就不能直接拿到布克獎嗎?”
布克獎,相當於英國的諾貝爾文學獎。
英國文壇現在人才凋零,啃祖上老本。
四年前,奧蘭多橫空出世,憑借首部作品就成為萬眾關注的新人作家,一躍成為文壇紫微星,引發閱讀狂潮。
不僅文學家愛看,拍桌大呼英格蘭文學不死,而且那些不關註文學的普通人也愛看。
雖然很多人看不明白,可就是莫名其妙的愛看。
這是什麼?看一下。好怪。再看一下。
多妮起初還會因為塔利薇婭不時流露出的傲氣感到惶恐。
從沒有那個作家會像塔利薇婭這樣,直言對獎項和金錢的渴望。
但現在,多妮只會覺得塔利薇婭應該更傲慢一些。
能寫出那麼優秀的作品還穩定高産,實在是天才!
“實際上,四年前,老師發布首部作品時,布萊頓獎就準備頒給您,”多妮解釋道,“但是委員會找不到老師。”
多妮擔任塔利薇婭的線下責編才一年多。
在此之前,塔利薇婭與麥米倫出版社聯系僅靠網路,稿費來往則直接郵寄銀行卡。
塔利薇婭無所謂的點點頭,“第四本書會什麼時候上市?”
她之前對這些文學獎項沒有任何興趣,懶得搭理。
但從今年開始,她決定從英國開始集郵各類文學獎,畢竟那群高貴的老白男們,實在是太聒噪了。
她不是聾子,更不是聖母。
耳朵旁住著一群打不著的蒼蠅,令人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