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第四十一章煉丹
雍正帝的養心殿內,他把身邊的太監都遮蔽到殿外,大殿內只留下應召而來的婁近垣。穿著一身黃色暗紋錦緞龍袍常服的雍正帝坐在貴妃榻上,婁近垣被安置在離開他三尺之外的軟座凳子上。
雍正帝喝了一口茶水,用茶盞示意婁近垣也喝茶。婁近垣穿著雍正帝賞賜的黃色龍紋的法衣,誠惶誠恐的端著茶盞小心翼翼的呷了一口龍井茶。他觀察雍正帝的氣色俱佳,說話的中氣十足,心頭在暗暗思量,雍正帝這次招他的心思。
“今日詔你前來,就是說說體己話,沒有第三人在場,朕只和你交心。”
“謝謝陛下的信任,臣道惶恐。”
“不用這麼小心,我知道天機不可道破,但是你既然執行的陳章真人的任務,那麼自然知道我運勢走向。”
“陛下,為臣的功法實在是比不上師父陳章,但陛下要問的事,一定知無不答。”
“那你怎麼看我煉丹的事?”
“陛下煉丹是非常好養命的法子。”
“哦,你不會是陽奉陰違?所有的人都擔心我吃多了丹藥致命,我的皇子和兄弟都是暗戳戳的說煉丹是毒,以往的王朝很多皇家的人都吃丹藥中毒而亡。”
“陛下果然是聰慧的君主,我自從知道你服用丹藥後,開始也是不解,後來推演了天機後,知道了陛下的用心。”
“婁真人果然是不說假話侍君,朕年輕時候喜歡道術,結交了很多高道,但是他們都沒有婁真人的道法精深。自六朝開始,古人風行服食五石散,孫思邈就說過寧食野葛,不服五石。他說其大猛毒,後人如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確實是如此,藥不是食物,不可亂用。”婁近垣回應。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命天竺方士那羅邇娑婆寐在金飆門煉藥,次年,天竺藥物無效,久病罹患痢疾而亡。”雍正帝掰著手指頭邊數邊說。
“唐憲宗因服丹藥過當,暴成狂燥之疾,以至棄代。”
“唐武宗亦好食鉛丹,藥躁,喜怒失常,旬日不能言。”
“唐宣宗時,不聽金石有毒,太醫李元伯所治長年藥,病渴且中燥,疽發背而崩。”
“陛下英明,丹藥的危害人都知道,但是身體抱恙後,沒有醫藥可醫治,就開始亂投醫了。比如韓愈雖指斥時人服餌丹藥,但後來自己又親修服食之事。”婁近垣終於明白,雍正不傻,他非常清楚丹藥的危害。
“韓愈、元稹、杜元穎、崔群、崔晦叔、鄭居中等都服用過丹藥,白居易在詩中常痛陳友人受誤丹藥之禍。”雍正帝繼續說。
“陛下,以後史書上一定會有記載陛下煉丹吃丹一筆。陛下如此清楚丹藥的弊端,但是陛下卻有意為之,想必是早有智慧應對。”婁近垣大膽的給雍正帝開玩笑。
“呵呵呵,好,你說中了,我的這個特殊嗜好瞞過了所有的人,但是沒有瞞過你,不過我想聽你的解釋。”雍正帝把考題遞給了婁近垣。
“為臣先不分析陛下的病因,只是和陛下分析這天道執行之理,陛下是否認為天道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在執行,迴圈往複,生生不息?”婁近垣明哲保身的先拿出天道之理。
“說的好,對,天道就是春夏秋冬,陰陽消長,是人力不可改變的。”
“對啊,陛下這個煉丹就是逆天而為,改變了因果,等於是逆天改命。”婁近垣說出了雍正大肆煉丹吃丹的秘密玄機。
“果然是高人的分析,看出來朕吃丹藥不是一個特殊嗜好,而是喜歡煉丹藥的能量。那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雍正帝不惱,反而像是找到了知音。
“陛下未即位前,住在圓明園裡,稱自己是破塵居士,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對丹藥産生了興趣。”
“厲害,一個破塵名號就看出來了?”
“人們常以歌言志,修行的人用名號是言初心。”
“對,朕登基後,在寢宮養心殿東暖閣設長春方丈室,對神道極為嚮往,十分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師張伯端,特別贊賞他發明瞭金丹要領。”
“眾人都在傳送陛下的《燒丹》詩。”
“鉛砂和藥物,松柏燒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光芒沖鬥耀,靈異衛龍蟠。自覺仙胎熟,天符降紫鸞。”雍正自己朗誦了一遍。
“光芒沖鬥耀,靈異衛龍蟠,陛下在煉天地之丹!”婁近垣大贊雍正的帝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