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第三十五章病至
雍正七年十月,雍正上朝的時候,看著身體像紙片人的允祥,身上鑲金邊的朝服前後,盤龍的石青補子,在他身上就像是空洞的龍旗幡。才四十多歲的他,雙鬢發白,走路需要拄著柺杖,左腿上的膿瘡越來越嚴重。
雍正帝心中有些難過,當朝命令增加允祥的儀仗一倍。看著允祥衰弱的身子被人抬著退朝,雍正根本沒有挽留他再說說話,希望他能早早回到王府好好的休息。
允祥的這個腿疾,在康熙五十年就開始了,身體強壯的他,忽然身體出現了問題。腿上長出一種毒瘡,消下去又起白泡,破後成瘡,經常的流稀膿水。而且人經常出虛汗,忽然渾身發抖,口渴異常,還不能耐餓。
當時康熙帝在世時候,也關心胤祥瘡如何了?太醫院的太醫看過也不見痊癒。雍正帝也曾為胤祥遍訪名醫,繼位後也交代總督鄂爾泰,遍訪精於醫理之人進京給允祥治病。
十一月,允祥終於病倒了不能上朝,雍正帝特地的召見了婁近垣。要求他在冬至那天,舉辦盛大的齋醮儀式時候,除了慶祝元始天尊的聖誕,也為胤祥祈福化災。
“允祥有疾,冬至那天也是元始天尊的聖誕日,元者,本也,先天之氣也。你幫著給我給允祥祈福化災。”
婁近垣尊敬的一拜接旨,“陛下所言甚是,冬至乃全年一陽之始,是諸天之本始,是諸事之源,我一定精心盡力操辦齋醮。”
“你將怡親王允祥祈福的誦經擬好後,分發下去,讓各大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的時候,京城的道觀一起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也祈禱允祥身體可以康複。”
“臣一定以示大道宣化,祈禱王爺的身體可以一元複始,恢複生機。”
雍正和婁近垣說了半天話,婁近垣至始至終沒有提過一句婁義宣。半年多來,婁近垣既不上表,也不請奏,也從未託人問義萱為什麼被抓走,和為什麼被關在宗人府。
看著婁近垣沒有任何的對義萱的關心,雍正心中感嘆,義女畢竟是不是親骨肉。義萱被關了半年多,除了雍正自己兩個兒子經常去探望,婁近垣就像沒有這一回事,根本不申請探望,也從未送過溫暖。
雍正帝內心腹誹,“難道他只是把義萱當作一個討好自己的棋子嗎?看到我把義萱打入宗人府,想明哲保身的把自己切割幹淨。”
雍正帝是最有耐心和佈局的高手,他不動聲色的談論著祭祀儀式拖延時間,給婁近垣機會,想讓他主動的提義萱的事,自己也好有個臺階,讓婁近垣把義萱領回去。
“元始天尊的誕辰是道教的重要祀日,也是冬至日。你們在道觀舉行盛大的祝壽道場,誦經禮懺。我也會在天壇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陛下賢德勤勉是萬民的之福,大清一定會興旺發達。”婁近垣一拜說。
“可惜,怡親王才幫我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半年,人就病倒了,我作為皇上也是他的親人,時時刻刻都惦記他的安危。”雍正帝拉家常般,故意點出了親人間時刻掛念的詞。
“皇家的父慈子孝,我們也多有耳聞,聽說怡親王和許多皇子,都陪同過康熙帝外出巡視多年。”婁近垣的反應似乎沒有聽懂,而是拍馬屁的說著皇家的舊事榮光。
婁近垣拍皇家馬匹的話,讓雍正心中一沉,婁近垣是在點什麼?
雍正心裡清楚,康熙帝生前並不喜歡允祥,雖然他經常的陪伴康熙。康熙對胤祥是特殊的,但是雍正從沒有往深處想。
“允祥的病有十八年了,確實是時間長了。”雍正終於坦誠的承認。
“陛下聖明,每個人有自己的業力,我們可以祈福,但是我不敢保證有效。”婁近垣明哲保身,迂迴的終於把憂慮說明白。
“好吧,你們盡力祈福,只是我覺得他最近愈加的瘦弱,所以才想到這個法子。”
雍正嘴上不好再逼迫婁近垣,胤祥的病就是婁近垣說的業力。他在康熙一朝可謂經歷了大起大落,有過輝煌,更有過落寞。康熙朝前期,胤祥跟在康熙帝身邊,開闊了眼界,在康熙朝後期,胤祥在長期的壓抑中,磨礪了性情。
最終胤祥在挫折中身體垮了,對政治權力的殘酷有所認識,於是堅定的站在雍正一邊。可惜雍正在康熙朝如履薄冰,處境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根本無暇顧及允祥的病情。
而雍正上位後,這些年一直在處理八王亂黨,接著又是西藏,邊疆暴亂的問題。然後又是年羹堯,隆科多的事。為了朝廷穩固雍正誰也信不過,天天派胤祥去執行各種苦差事。
在婁近垣還沒有進京的時候,就是雍正四年,胤祥就病的很重,經過近半年的治理,病情反複沒有痊癒。當時雍正帝在宮中,也設譙為胤祥的病祈禱過。
可是生病的胤祥絲毫沒有閑著,只要能走動,就忙著州府重新劃分、官兵管理以及雲南鹽務事宜。與此同時,允祥還馬不停蹄的親自去勘探河道,監控水利繪圖。
國事無論大小,他都裝在心裡。他親自到第一線參與各種國事,比如調運糧食濟民,清查當地虧空,開海禁,安排河工開挖出京新河道。
終於病來如山倒,今年的秋冬病至,胤祥的身體非常不好,太醫院使劉聲芳任戶部侍郎,專門聽命在胤祥身邊為其隨時診療病情。
可能是胤祥覺得時日無多,想多為雍正帝江山打下基礎,繼續拖著病體親自和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嶺,安排河工幫助雍正選皇陵和修建水庫。
胤祥不願意驚擾百姓,經常風餐露宿饑一頓飽一頓,很多時候到半夜才進一餐。現在允祥終於病至臥床,雍正帝才求天保佑,哪怕婁近垣的法術再高,對於婁近垣來說確實是過於牽強了。
雍正帝心中一陣絞痛,反觀自照,自己給婁近垣說,允祥是自己的親人。可是實際生活中,自己卻鞭打快牛,爛船不沉就使勁的開。明明知道允祥腿部壞疽十幾年,身體極度俱疲,可是雍正還是離不開他。哪哪都得有他,哪怕新設立了軍機處,也要安排允祥和張廷玉等二人一起辦公。
婁近垣離開禦書房時候,給雍正帝深深一拜。他遠遠的看過怡親王的步態,知道胤祥的身體狀況是極其糟糕的。可他不敢違逆雍正的旨意,之所以提到康熙帝和皇子的多年父子情,就是暗暗避災的伏筆。
允祥的病在康熙帝就開始了,直到康熙帝逝世,胤祥也沒有得到好好的治療。現在雍正繼位也七年了,現在才讓自己做祈禱,病入膏肓的人不會有什麼起色。
婁近垣的馬車還沒到真人府,宮裡的太監帶著諭旨來宣,“陛下口諭,望婁法師前往宗人府,探望你的女兒婁義宣。”
“貧道接旨,”
“主要是婁義宣現在像個活死人,請法師要有心理準備。”
“活死人?”
“對,禦頭說,義萱道姑已經半月水米未進,只有氣息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