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第二十四章春山
1728年的春天,雍和宮春花綻放,躍上枝頭的玉蘭花,配著紅牆綠瓦的建築,將雍和宮打扮的像人間的天堂。
雍和宮外停滿了各種官轎,旌旗招展,很多藏式的旗幡,像彩虹一樣在風中招展,穿著官服頂戴的官員落轎後,互相問好喜笑顏開的朝雍和宮大門走去。
最後來到的一頂皇家大轎子落下後,從轎子中走下了穿著黃色衣袍的弘歷,在他身後是穿著桃粉色公主格格服飾的義宣。許多穿著紅色喇嘛服飾的黃教徒,恭敬的迎上來。
今天義宣非常意外被雍正欽點了,隨弘歷要參加雍和宮黃教盛事,西藏□□活佛代表西藏獻給雍正帝的貢品,一座三米高的銅佛在大佛殿落成揭幕的儀式。
自那天晚上義萱陪著雍正帝,說出了自己的困頓,雍正帝允許她十五歲後再念佛經,但是現在讓是道徒的她來參加佛教盛事,是什麼情況?路上弘歷介紹了是藏傳佛教的盛事,義宣就更不懂了。
其實那天聽到義宣的吐槽,雍正帝心中反而是喜悅,婁近垣真的是處處的迎合朕心。
作為道教在京城的法師,他不但沒有排斥佛教,反而開始研習佛書,還讓婁義宣也讀經書。他明明知道,婁義宣是靈寶天尊的人間化身啊。
當義宣說記不住佛經,雍正帝內心不由的一笑,呵呵,他知道義宣的聰慧,腦中能記得住萬年歷的日晷和星神圖,那些可比佛經難記多了。
於是他不動聲色的允許義宣的請求,但是卻讓弘歷帶著義宣參加佛教的盛事,溫水煮青蛙,薰陶一下這個小神仙。
弘歷出席雍和宮的佛教盛事,根本沒有料到父皇主動讓他帶著義宣,他也非常的高興,難道是父皇變相的表揚自己,上次帶著義宣去給雍正帝出氣。
雍王府在雍正繼位後,前半部分成為黃教的上院,只有後院是雍正帝的行宮。
後來行宮被焚毀重修後,雍王府改稱為雍和宮,上院的一部分改為雍正帝行宮,但是黃教的殿堂都沒有變,從西藏來的活佛章嘉呼圖克圖的行宮,就在雍王宮。
表面上人們覺得,雍正帝開始寵黃教,冷落了漢地佛教,只有弘歷知道,父皇是虔誠的漢傳佛教徒。
虔誠禮拜華夏佛教的雍正帝,給予藏傳佛教極高的禮遇,沒有把個人信仰放在國家利益之上。
用與宗教情感的交織治理國家,是雍正帝給乾隆的以身示範教育。從去年開始,清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監督、管理西藏地方行政,雍正帝先後派遣駐藏大臣百餘人。
他給予黃教的很高的尊重的同時,雍正皇帝兩手抓,一面對寺院限定人數、限定寺院規模、限定活動。同時毫不手軟的打擊叛亂,去年塔爾寺數千名藏族僧人叛亂受到嚴懲。
按照年班制度,□□、□□兩年一次輪流入貢,王公貴族與各大呼圖克圖,按地區分若幹班次進京入貢,清宮佛堂堆滿了世所罕見的藏傳佛教珍品。
穿著黃色禮服的弘歷,雙手合十 ,由20歲的第三世章嘉活佛獻上哈達後,被眾人簇擁到大殿的佛像前。一米七八高的章嘉活佛,頭戴黃色桃尖型的尖頂黃帽,寬額豐頤,右面頰下長有一個小包,身披褐色毛呢肩帔。
他給弘歷獻完哈達後,看著弘歷身後跟著的義宣,同時大殿內酥油燈和松香的煙味中,一股冷冽的沉香味沖擊著他的黃庭。
他看到義宣的異瞳後,身體微微一怔,再看義宣腰上掛著的香囊,一眼認出那是雍正帝的東西,慧眼識珠的他不動聲色,將手中拿著哈達給義宣戴上。
“歡迎遠方的來客,歡迎春山姑娘。”
弘歷嘴角上揚的看著義宣,也沒有解釋,春山,這個章嘉活佛太會說話了。
隆重的藏教儀式開始,鼓號聲響徹雲霄,弘歷是大殿佛像揭幕的主角。作為觀客和異教徒,道徒的義宣聰慧的默默閃到人群的角落後面,最後她走出了大殿,只有一個太監跟著。
雍王宮她是第二次來,上次是給各個皇子的亡靈祭奠,義宣萬萬沒有想到,這裡居然是黃教的上院,還有活佛居住在此。
站在雍和宮的院內,義宣發覺不到一年,雍和宮好像新建了很多的建築,曾經的那個與皇後相遇的小徑被截斷,一道紅牆攔住了去路。
“這裡不是通往皇後宮的路嗎?”
“三世章嘉活佛領旨對雍和宮大殿改造。”跟著的太監回答。
“他什麼時候住這裡的?”
“是陛下登基的二年奉旨進京。”
“那個時候他就住這裡了?”
“對,他是弘歷貝勒爺的伴讀,行宮就安排在雍王府的黃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