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撲通一聲,像是有什麼人……
壽宴當天,戚時微便帶著裴清榮給的頭面去赴宴了。
因裴夫人身上不適,家中只有她與米氏、羅氏赴宴。羅氏是長嫂,帶著禮單獨坐一輛馬車。米氏和戚時微一輛馬車,打眼一掃她今日的裝扮,聲氣便小了,原本心底的輕視也去了些。
先敬羅衣後敬人,到哪都是一樣的道理。
戚時微看在眼裡,還是微笑著不說話,米氏面上也不露出來什麼,反而待她更熱情了,妯娌兩個竟然一路氣氛和諧。
老太妃是宗室長輩,乃是當今聖上一位叔祖父的遺孀。雖說血緣並不很近,然而輩分大,年齡高,一向很得聖上敬重。她平日裡不愛與人交際,也很少出門參加宮宴,戚時微不曾見過她,只今日是她七十大壽,來得人多,場面也格外大些。
賓客分男女兩邊各自入席,戚時微跟著米氏、羅氏兩個一道去了後院花廳,向老太妃賀壽。
老太妃今年七十,瞧著卻比實際年齡還要蒼老,並不很精神,滿頭銀絲,眼睛微眯縫著,向後斜靠在圈椅上。她身後團團站了幾個人,手上捧著熱水茶盂等物。下首一人穿著親王妃的服色,竟然也在她身前站著,表情關切,伺候得很精心。
米氏似是怕戚時微不知曉,低聲提點她:“當心些,這是楚王妃。”
楚王是當今陛下第三子,也是他最心愛的兒子。如今還未封太子,他便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楚王妃亦是出身高門。以楚王妃的地位,即便老太妃是宗室長輩,她也不必這樣殷勤,說起其中緣故,又是一樁陳年舊事。
當今聖上還未登大寶時,老太妃曾救過他一命,因此受了傷,從此身體一直不好,子嗣上也不豐,只有一個女兒,還早早去了,如今膝下只有一個五歲的外孫,皇帝特意加恩,命他承了親王之位。這是實打實的救命之恩,聖上又秉性純孝,一直待老太妃如親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重視孝道,他的八個兒子就個頂個地越發孝順,光是孝順皇帝還不夠,還要來孝順老太妃——不管是表演也好,真心也罷,總之架勢擺得十足。
皇帝如今四五十許,已登基三十年,眼看著已經活過了先帝們駕崩的平均年齡,兒子們也漸漸長成。太子之位空懸,朝中的明爭暗鬥也就無法避免,老太妃壽宴,除去代王近日風寒發熱,在府中修養,其他幾位親王都帶著王妃來盡孝了。
這樣的場合,他們這些小蝦米自然要放警醒些,免得掃到貴人們的臺風尾。
戚時微聽了米氏的話,心裡有數,跟著米氏羅氏上前拜過老太妃,她姿態恭謹,說的話也中規中矩,挑不出錯來。
老太妃聲音很慈和,賜了禮物便讓她們回座。
離開宴還有一會兒,戲臺上已經熱鬧起來,眾賓客都在院中走動交際。米氏見到了出嫁前的手帕交,兩人說得眉飛色舞;羅氏秉性木訥,並不與誰交談,面色淡淡地自去歇息了。
貴人齊聚,熱鬧得沒處下腳,戚時微不想招人眼,帶著石青走到一處僻靜地方。一牆的爬山虎在風中輕輕擺動,透過月門,能望見不遠處的一泓清澈湖面,倒是不深,只是水聲潺潺。
戚時微立在牆邊,出了會神,忽然聽見撲通一聲,像是有什麼人落進了湖裡。她抬眼一望,只看見一小塊上下浮沉的鮮亮衣料……再一看,像是個孩子!
“呀,我去叫人!”石青還沒說完,就看見戚時微撩起衣擺跑了過去,急道,“六娘!”
戚時微沒聽見石青在身後喊著什麼,她幾乎在發抖,兩步跑到湖邊,也顧不得其他,摸索著扶住湖邊礁石,跳了下去。
她曾經有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只是三歲上失足落水死了,因此戚時微從沒見過。家中的那片湖其實並不很深,小主子們身邊也總有乳孃跟著,到底是怎麼失足的,沒人能說得清。姨娘從不提起這個哥哥,戚時微長大點,從下人們的只言片語中聽了一耳朵,晚上回去悄悄問姨娘,然後姨娘就紅了眼眶,她也就不敢再問了。
倒是她的乳孃總在私下裡唸叨,要是她這個哥哥還活著,也算有人撐腰,不至於總受人欺負。再後來姨娘去世,乳孃也被放出了府,這事就越發沒人提了。
戚時微盯著那半片吃飽了水的衣角,什麼都沒來得及想,只是伸出手,想把那孩子救上來。
所幸這湖不深,只到她腰高,戚時微將不停撲騰的孩子抱了起來,送到岸邊。
那孩子嗆了幾口水,臉色青白,好在手腳撲騰得很有力,戚時微拍了兩下背,就聽見他哇的一聲,吐出一大口水來。
耳邊逐漸嘈雜起來,湖邊圍滿了人,有人伸出手,接過這個孩子,驚道:“這是小王爺!”
又有人七手八腳地將戚時微拉上岸來,石青哇地一聲,抽噎著抱住了她。
戚時微被請到內室,在眾多婢女的圍繞下換了身衣服,又被帶到老太妃面前,依舊是茫然的。幾個侍女畢恭畢敬引著她坐下,又給她塞了一個暖烘烘的手爐,戚時微有些不安地抿了抿唇,面上仍是強作鎮定,低聲道了句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