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她也希望這夢能長一點。……
成親後第三日,要回門。
戚時微和裴清榮拜過戚簡與劉氏,一個去了前廳,一個去了後廳,戚府今日人來得很齊,宴席也分男女兩邊。
劉氏坐在上首,一張嚴肅的臉依舊古井無波:“我瞧著姑爺是個好的,你須安分守己,盡好為人婦的本分。”
戚時微安靜垂首應下。
劉氏和這個庶女並沒太多好說的,又訓導幾句,便轉入室內更衣。
五姑娘趁機湊過來:“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望見五姑娘興奮的眼,戚時微有些含羞。
“少裝聽不懂,”五姑娘在她肩上輕輕一撞,“我方才都瞧見了,姑爺對你挺好的,想必是琴瑟和諧。”
她瞧得真真的,裴清榮臨走時在戚時微手上輕輕一握,這才跟著戚簡出了門。
戚時微抿著嘴笑,不說話。
七姑娘斜睨著她們倆,哼了一聲。
“七娘。”更衣完畢的劉氏語帶警告,將七姑娘叫去了裡間。
戚時微和五姑娘悄悄對了個眼色。
“娘——”
七姑娘的抱怨還沒出口,就被劉氏打斷了:“你也一年大似一年了,也該懂些事,別再作孩子樣。歸寧是大場合,不能壞了規矩。”
七姑娘哼了一聲:“我就是想看看,那究竟是何等樣的夫婿,能讓她抽著那樣的好簽!”
說到底,還是記著寶通寺裡求簽那一遭。從小到大,戚時微一貫謹小慎微,從不與她爭鋒,女兒家最重視的婚事上卻無形壓了她一回。雖說簽文都是虛無縹緲之語,畢竟讓人心氣不順。
“看過了,然後呢?”劉氏語氣淡淡,“我同你說過,少爭這些亂七八糟的閑氣,你日後的親事,一定比她好。她嫁得好了,於咱們家,於你,都有助力。”
七姑娘又哼了一聲:“我就是見不得她得意。況且……她若是在夫家得意,翅膀硬了,哪裡還會心甘情願幫咱們?”
“可見你還是個孩子呢,都是孩子心思,”劉氏笑了,“女兒家出嫁後最大的倚仗就是孃家。”
見七姑娘仍不解,劉氏掰開了給她解釋:“她出嫁時陪嫁並不豐厚,我又陪了幾個下人過去幫我盯著她,這些人的身契仍在我手上。她在裴家要立穩腳跟,少說需要兩三年工夫,這當中要錢、要人,少不得還要推幾個通房上來分寵。這些人我都安排好了,只是她也要聽話,我才會幫她。要不然,她孤身一個庶女,就如無根的浮萍,手上沒錢,也沒有聽話的人,若是惹了夫婿厭棄,連個能去哭一哭的去處也沒有。”
她特意派了豆綠去,一是為了安插個人給她報送訊息,二也是看中了豆綠容貌標緻,還懷著過於直白的上進心。一個嬌美動人、背後還有劉氏撐腰的通房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威脅,就看戚時微日後的表現了。
不過,瞧她今日的樣子還是一貫的柔順,應當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快要擺宴了,”劉氏拍拍七姑娘的手,“這些家族聯姻當中的門道你還有的學呢。你只要知道,阿孃做的一切都是為你鋪路,只要我兒能定一門光耀門楣的親事,我也就安心了。”
宴席上,戚時微依舊靜默無聲,只吃面前的幾樣菜。劉氏帶著七姑娘坐在上首,幾個姨娘在一旁陪侍,氛圍有些安靜,五姑娘也不敢湊到她邊上來說悄悄話了。倒是前廳熱鬧得緊,彷彿是戚簡考較之下,裴清榮的回答很是讓人滿意,觥籌交錯之聲不斷。
宴至酣時,忽有個下人進來,在劉氏耳邊說了些什麼。
劉氏面色不變,卻淡淡掃了戚時微一眼。
大概是從小被訓出了習慣,戚時微對這樣的眼神格外敏銳,後頸處寒毛根根聳立,生怕下一秒就被呵斥。
好在今日是歸寧,劉氏要維護臉面,不可能在這樣的場合為難她,因此只是淡淡一眼。戚時微依稀聽見劉氏問:“這是老爺的意思?”
那下人陪著笑說了聲什麼,劉氏便點了點頭。
午飯用畢,就到了回裴府的時辰,戚時微大大鬆了一口氣。她知道裴清榮要回身契的打算後就一直提心吊膽,但裴清榮言明瞭他自有辦法,不許戚時微跟著白擔心。
戚時微仍是擔憂的,劉氏做了她十六年的嫡母,威嚴甚重。她甚至覺得劉氏不可能容忍自己翻出她的手掌心——豆綠派來,就是做這個用場的。
好在要回裴府了,戚時微跟著裴清榮登上馬車,甚至都顧不上問豆綠的身契成功拿回來沒有。
馬車轆轆行駛起來,戚時微挑開車簾,向外看去。已是深秋初冬時節,道旁的樹葉都已落盡了,只剩光禿禿的枝幹,想必花園裡那棵高大的老梧桐也是一樣,地上該鋪滿了金黃的葉子,踩上去鬆鬆軟軟的,吱呀吱呀響。
多年前姨娘牽著她的手,帶她撿落葉,看樹上的鳥巢,那時候她還那麼小,只覺得落葉松軟得像烘暖的棉被,踩一腳彷彿就要陷下去。
其實姨娘的模樣在她心裡已經有些模糊了,倒還記得落葉的聲響,年年秋天都一樣。
“怎麼了?”裴清榮含笑問。
戚時微回過神,笑笑搖頭:“沒什麼。”
分明還是熟悉的景色,戚時微卻覺得心境彷彿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