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爸爸的笑容,是他見過最明媚耀眼、充滿了愛戀溫柔,“是啊,就像爸爸遇見了媽媽。”
而媽媽呢,坐在窗前的凳子上,肚子裡懷著妹妹,溫柔的回應爸爸,笑容像是人間四月天的春光溫暖。
那是他記憶中最深刻的畫面,以至於多年以後再一次回憶,記憶依舊鮮活,不染半點塵埃。
他終於明白爸爸當年那句話中的意思,多慶幸他在還算年輕的歲月中,遇見了一個喜歡的女孩,願意把他的下半輩子全數交付到她手中,從此禍福與共。
姬寧考試結束之後,填了n城的大學,家裡人雖然捨不得,但也看得明白,知道她為什麼要來n城讀書。
來之前,三爺爺對她說:“阿寧,去n城之前,三爺爺有幾句話交代你,你還記得你上小學的時候,三爺爺對你說的話嗎?”
“記得。”怎麼會不記得,“慎獨、良善,不卑不亢,不墮姬家名聲。”
三爺爺點頭,“嗯,你還記得就好。你要去上大學了,三爺爺別的不說,依舊把這幾個字送給你。謙虛謹慎,無論人前人後,慈悲在心,善行為上;待人態度光明磊落,不卑不亢?,絕不做任何有損姬家名聲的事情。但是,今天三爺爺也要囑咐你一句,出門在外,也不要一味隱忍,做好自己的同時,若有人得寸進尺,也不必客氣。”
人說做事留一線,以後好相見,但若是自己一味軟弱退讓,有些人會領清,有些人或許會得寸進尺咄咄逼人。
姬寧把這些話記得很清楚,也一直按照家裡人的要求行事,所以在外求學的那些年,她行事低調內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家世。而她也不曾炫耀於外,就連成安,也是在她的刻意坦白下才知道的。
久而久之,她甚至有時候會忘記她姬家人這層身份,好似電視上播出的翡翠行和她沒有半分關系。
所以在和謝望舒戀愛的這段時間裡,她沒有刻意去強調自己的身份,而且她心底有一點小小的心思,她希望謝望舒喜歡的是現在的姬寧,而不是翡翠行的姬寧。
但時間長了,姬寧就覺得有些不妥。
怎麼說呢,謝望舒在她面前毫無保留,甚至說好過些日子帶她回謝家老宅看一看,而她卻還埋著這麼一個秘密,遮遮掩掩的,一點都不真誠。
所以她決定,要是有機會一定把真相和盤托出,卻沒想到機會來得這麼突然,讓她一點準備都沒有。
吳嫂年輕時來n城打拼,認識了一個好姊妹,老家是川貴一帶。出來討生活不容易,兩個人相互扶持,感情好得跟親姊妹似的。
吳嫂的好姊妹在n城待了幾年,老家捎信過來說母親病重,於是她收拾了行囊,坐當晚的火車回家,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n城。
吳嫂是個重感情的人,這點從她照顧謝氏兄妹上就可見一斑,因此這些年來姊妹倆的聯系一直沒斷。
這回這個姊妹的兒子大學畢業,找了一個體面的好工作,了了不少心事,就想著來n城看看吳嫂,就當是故地重遊。,
她兒子是個孝順的,當即買了票把母親送過來,這位好姊妹來的時候,給吳嫂帶了不少當地的特産,醃肉酸菜等等,滿滿的裝了那麼一大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