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順今年十二歲,跟著宋允棠和醫館幾位大夫學了快三年醫術,雖還未正式讓他上手給病人診治,但在平日零零碎碎的表現中,這方面的天賦日益突出。
作為宋允棠唯一一個弟子,資歷又老,在醫館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
京城中人對樂安縣主都有所耳聞。
再加上宋允棠平日在各府宴會上跟那些夫人小姐閑聊時,有意無意透露縣主要來京城開分鋪的意願,自租下兩個鋪子修繕開始,便陸續有人注意到了。
不少人隱隱期待這兩個鋪子的開張。
畢竟,誰都有生病的時候。
樂安縣主的醫館開在京城,還是開在南城這種“下九流”百姓聚集的南城,可見她的用心良苦。
她不是奔著高官皇族去的。
而是為減輕百姓疾苦來的。
因著醫館就在南城,賀氏更是來醫館中幫了不少忙。
宋允棠知曉他們夫妻二人從寺廟借了香積錢,眼下日子過的也拮據,便將醫館修葺一應物資以及日常吃穿採買的活交到了她手上。
賀氏幹的也認真。
每一件物品都是親力親為去挑選,對比品質和價格,為醫館找到價效比最高的物件。
開業那日,更是拉著陸景年和一雙兒女前來祝賀。
至於玉君閣,開業那日的火爆場面,在京城近幾年的産業中,都是空前絕後的。
宋允棠這些日子足不出戶,一邊在家準備進宮參加皇後壽宴的壽禮,一邊數著玉君閣送來的銀票和銀子,日子過的尤為充實。
……
四月初三,皇後壽宴。
寅初早三點)。
天還未亮,外間便傳來錦書的聲音。
“夫人,該起床梳洗了,今日得早些進宮,辰時之前,還得先去向皇後娘娘和太後娘娘請安呢。”
徐青野離開之後,錦書都是陪著宋允棠在主屋外間睡的。
宋允棠睜開眼,翻了個身後,萬般不情願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突然覺得,要是徐青野在就好了。
家中有事,身旁有個人商量著來,便也不必如眼下這般小心翼翼,誠惶誠恐,生怕行差踏錯,害了家中親人。
距離他離開已經兩個月整,也不知何時能回。
“為我更衣吧。”
畢竟是皇後生辰,不能穿的太過寡淡,也不能穿的太過張揚,搶了主人公的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