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進入叢林的前幾天完全處於一種毫無方向的狀態,他不知道美軍的運輸機墜毀在什麼地方,雖然當時襲擊運輸機的日軍戰鬥機飛行員劃出了一個大致的範圍,但野人山地區實在是太大了,區區一個粗略的範圍也有數百平方公里,還是在大片的原始叢林之中,想要找到一架墜毀的飛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在和上級往來的電文中他獲悉一名美軍的飛行員被俘獲,但因為語言不通沒有及時審訊,在押送途中又遭遇了襲擊被劫走,以至於線索一度中斷,這更讓深入叢林的川口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無奈之下他只能帶領隊伍對所在區域展開搜尋,而這恰恰是他們噩夢的開始,險惡的叢林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第一個晚上他們就損失了六個人,全部是在睡夢中失蹤的,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這些人就像是憑空蒸發了一樣毫無蹤跡可尋,然而這卻是他們進入叢林之後度過的最平靜的一個晚上。
在搜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的麻煩,野獸只是一方面,從林子裡傳來的槍聲判斷其他隊伍遇到的麻煩好像不比他們少,第二天上午一名士兵不知什麼原因中毒死去,下午兩名士兵被突然出現的大群豺咬死,晚上為了防止出現再有人莫名失蹤的情況川口下令將晚上放哨的人增加一倍,並且四處點起篝火,結果這次他們只是損失了三個人,同樣是在睡夢中悄聲無息不見的,他們依然沒能查清原因。
雖然川口變得更加謹慎但依然麻煩不斷,在搜尋的時候莫名其妙遭遇森林大火,如果不是一次及時的降雨他們可能早就被燒成灰了,雨一下就是兩三天,他們只能躲在臨時用防雨布搭建的樹屋裡,說實話他們的條件可比司軒逸那邊好多了,至少不會什麼都缺,因為有空投補給各種物資的補充也相應比較及時。
川口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專供熱帶叢林作戰,這也是調他來完成這次任務的主要原因,然而野人山的一切完全顛覆了他在學校學到的東西。
在樹上避雨的第一個晚上川口終於弄清楚了是什麼東西把他計程車兵一個個偷走,那是幾條巨大的樹蟒,巨大的身軀悄聲無息的從樹冠上爬過來將在睡夢中計程車兵吞掉,一番混戰中一條樹蟒被亂槍打死,一名士兵被樹蟒密集的牙齒咬成了篩子失血過多而死,十幾個人士兵在戰鬥中被蟒蛇撞下樹,一個被摔死六個受傷,至此川口的戰鬥人員損失已經超過三分之一,而他們進來還不到三天,這個損失程度著實讓川口頭疼,可他又能怎麼樣呢?上面在評估了各支隊伍的損失情況之後決定增兵,並且命令各支隊伍的負責人繼續擴大搜尋麵積,務必找到失去的一號物品。
提道一號物品還得從頭說起,正如德意志元首希特勒迷戀黑魔法一樣,從德國歸來的高階軍官也產生了類似的愛好,他們迷戀德國人在歐洲的戰果,相信希特勒透過某種超自然力量獲得了戰勝敵人的辦法,不知道是不是這些高階軍官在德國見識到了什麼,彷彿是被希特勒施了魔法一樣讓這些高階軍官對此十分推崇,在歸來之後他們極力遊說本部的高層,在經過幾次密談之後上層和德國的某個組織進行了直接的接觸,還特意派人去做了半年的考察,終於上面同意成立類似的超自然研究機構——新戰略研究部,並且給予全力支援,直屬大本營,由參謀總長直接控制,權力之大超乎想像,這個組織在研究各種超自然武器之外還從一些各大戰略區的古籍中尋找靈感,兼顧蒐羅文物藝術品,同時還參與諜報、滲透等工作,甚至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或許這個組織成立的本來就有其他目的,當然這些下面的人不得而知了。
川口看過一號物品的照片,但是仿製品的照片,那是中國皇帝的御用之物,是掌握中原地帶唯一統治者身份的象徵——玉璽,而這枚玉璽與眾不同的是它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使用的傳國玉璽,據說得到這個東西就可以掌控這個國家的控制區,這是已經加入新戰略研究部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歷史研究中心和本部的中國事務顧問在參閱了大量中國古籍之後得出的結論。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傳國寶,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象徵。
據古籍記在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到傳世之寶和氏璧,天下一統之後,秦王嬴政改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與之前的君王不同,始皇將和氏璧交由丞相李斯命其制璽作為皇帝身份的象徵。
李斯在多方查訪之後將和氏璧交由咸陽玉工王孫壽,孫壽不敢怠慢,在嚴密監視之下對和氏璧璧精研細磨,並將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雕琢其上,自此傳國玉璽乃成。據傳完工之時天生異象,狂風大作,天降彩龍五條先後沒入璽中,剎那間金光萬道將整間屋子照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迎合始皇李斯連夜屠滅玉工王孫壽一家大小几十口,並將參與此事相關人員一干人等七十餘人盡數誅殺,而後將事情原委上奏始皇,並獻策昭告天下此為天壽神璽,乃天賜神器,唯有真命天子可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始皇大悅依言昭告天下,自此璽成定國神器,子孫後代世代相傳,成為合法身份的象徵。
文獻記載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
由於歷朝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這枚擁有傳奇色彩的傳國玉璽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彷彿不甘墮落一樣時隱時現,在各個朝代都有與之相關的傳聞,曾有傳言說宋代的確找到了傳國玉璽,但在金滅宋時傳被擄走落入金之手,蒙元帝國為得到這一神物率先滅金,而在戰亂中大量珍寶流失,又傳言被漢人偷走輾轉流落大理國,忽必烈因此南征滅大理國,最終依然無所得,據野史記載蒙元帝國的開疆拓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尋找失落的傳國玉璽,至於是否如此至今也沒得到過證實,而他們是否得到這枚神物也無據可查,不過後世人曾推斷蒙古人並沒有找到,因為如果他們找到也就不只有不足百年的運勢。
大明初年太祖朱元璋也曾派人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試圖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昭示天下自己造反是上順天意下稱民心,洪武二年朱元璋得元代十三朝實錄,在其中發現了諸多線索,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長篡改實錄隱去大量內容,並派心腹大將徐達進軍陝西尋訪傳國玉璽下落同時繼續命李擅長蒐羅翻閱古籍尋找線索,後來徐達真就在甘肅一帶找到了一枚傳國玉璽,但卻在送回京城途中驛站大火,護送隊伍一干人等連同玉璽皆毀於大火之中,此時頗為蹊蹺,朱元璋令李擅長嚴查,最終沒有查出任何端倪,後來徐達、李擅長被殺也與之有關,殺朱元璋懷疑他們得到傳國玉璽私藏據為己有,意圖謀反自立。
滿清時期也有類似的傳言,但最終找到的都被確定為贗品,真正的傳國玉璽究竟流落何處無人知曉。
總之,千百年來玉璽去向問題流言甚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想找到這個象徵身份和地位神物,但全都以失敗而告終,各種傳言版本眾多,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諸多記載,
而這新戰略研究部在中國戰區蒐羅了大量的古代文獻中獲得了一些線索,對於深信神秘力量的參謀總長等高層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興奮的訊息,在中國戰場上他們投入了比預計太多的兵力和物資,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取得哪怕一次上級真正想要的戰果,在其他戰區運氣彷彿也正慢慢的遠離他們的軍隊,雖然依然佔領者數國大片的領土,敗相已露,如果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東西能夠改變運勢扭轉乾坤那必須歸帝國所有,於是他們將此命名為“天授計劃”,發誓找到並奪取傳國玉璽。
於是大批的探險隊、考古隊、特遣隊成立,在中國廣大地區或明或暗的開始盜掘古墓挖掘古蹟,最後甚至到了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地步,於是大量的文物、稀世珍寶和珍貴古籍被攫取,源源不斷的運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