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把周青葉送出堂屋,周老二又回到堂屋之後,三叔公也被眾人安撫的平複了心情。
這年頭,不管勸啥,都是勸和不勸分的。
尤其是周家,現在這個情況,分家全是老二,一家子鬧出來的,略帶了個老大,但老大沒咋說話。
從孝道上來說,也是老二不孝。
如果聽晚不願意分家的話,也是可以的。
所以平複好心情的三叔公便詢問了聽晚的意見,畢竟聽晚剛剛說分家了。
“大德媳婦兒,這是家裡孩子不懂事,你這家還分嗎?”三叔公臉色不算特別好的詢問道。
“分!怎麼不分!”聽晚斬釘截鐵:“我要是不分的話,我就成了老二他們一家子心裡的罪人了,指不定老大和老三還要怨我。這樣的話,等我百年之後,哪還有臉去見大德?”
周老二的臉漲的通紅,雖然他心裡是想分家的,但從沒想過讓自己這房的名聲變壞。
周老三沒有說話,但他心裡本來就是向著老孃的,自然是一切都聽老孃的安排。
至於周老大,他現在這會兒倒是冒出來說話了:
“娘既然想要分家那就分,我這個長子一定會做到贍養老孃,雖說鎮上的院子不大,但也有老孃住的地方,有娘才是家嘛。”
瞧瞧這說的,這是掐著原身的疼兒子心態來說話呢。
定會贍養老孃,有娘才是家,這能讓原身感到感動。
鎮上院子不大,這能引起原身心疼兒子的心緒,從而不跟他們住到鎮上去。
原身的請願書裡寫的是要跟著老三一塊好好生活,所以聽晚也沒打算給周老大什麼面子。
“得了,你少說兩句,你想的啥老孃還能不清楚?”聽完白了周老大一眼:“這個家是要分,但是要按我說的來分。老大說的,他們要住到鎮上去,鎮上房子不大,所以我也就不用老大養老。這村裡的慣例,要麼跟長子要麼跟么兒,我跟著老三一家過。至於家裡的東西,十畝良田,一家三畝,我手裡捏一畝。四畝旱地,一家一畝我手裡也捏一畝。家裡養的人多,花銷也大,哪怕攢了這麼多年的銀子,也不過是四十來兩,這屋子我和老三一家住,銀子分老三家十兩,老大家和老二家一人十五兩,這個月之內搬出去。至於家裡的家夥兒,各家屋裡的是各家的,鍋碗瓢盆算我的,後院養的雞是我養的也算我的,其他的農具什麼的平分,分完之後,是賣是用,隨你們便。”
說完之後,她看向幾個兒子:“至於孝敬錢,你們看著給。這個分法應該沒有不公平吧?”
家裡有多少銀子,周老二可能沒啥概念,但周老大和周老三都是大概清楚的。
聽晚這是一點都沒藏私,直接全拿出來分了。
“沒問題。”
“沒問題。”
周老大和周老三異口同聲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