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年代文中的背景板女知青10)
一間房子暫時給聽晚住,還付房租,有錢賺的事兒費大栓怎麼可能不答應。
房子完全建好,加快速度也就是幾天的事兒,就算聽晚在家裡住下,也住不了多久,費大栓跟聽晚收了一塊錢,然後就讓閨女費寶花把自己的炕收拾出來,分聽晚一半住。
聽晚根據費大栓之後的描述自己算過,她估摸著能在費大栓這兒住上個七八天左右,費大栓收她一塊錢,包吃包住的,住的還是費寶花的屋,還真的不算特別貴。
尤其是跟原劇情中的會計家比起來,那真的算實惠了——原劇情裡,夏曉荷從知青院搬去村小學住之前,曾經想過先在村裡找個人家租住幾天,找人把村小學那邊收拾好了再搬過去,會計家的老婆很熱情,住三天收了三塊錢,不包吃,單住宿費就三塊,投一天一塊錢。
有對比就有心理平衡,更何況,聽晚現在花的錢都是從家裡帶來的劉家人的錢,不是自己掙得,那是一點都不心疼。
費寶花收拾屋子還挺快的,聽晚和費大栓確定完那一間房的構造之後,費寶花已經把半邊炕給聽晚騰出來了,還從櫃子裡翻出了被褥給鋪好,一看就是個細心的姑娘——就是愛好和一般的小姑娘不一樣,所以交的朋友全是村裡的大媽大嬸的。
聽晚和她相視一笑,然後就不客氣的將自己帶來的東西收拾規整了,畢竟,要在這兒住上一段時間呢。
而屋外,費大栓的媳婦兒費嬸子收好費大栓遞過來的一塊錢,對聽晚進行了評價:“這回這個劉知青看上去倒是不像個惹事兒的,也聰明,知道那知青院不能住,不然喲,以後丟東丟西的人裡面,估計也有她一份兒。”
“好了。”費大栓擺手道:“別說那麼多了,知青院一開始風氣就沒養好。且不說會不會幹活、能不能幹好活兒,人家掏了錢,表了態是安安穩穩來下鄉的,那就先把屋子給人家修好。這回來的幾個知青裡面,我看最刺頭的是個男的,估摸著女知青那邊事兒也不會多太多,就是不知道,男知青那邊會不會出么蛾子了。先做飯吧,收人姑娘錢了,飯菜稍微好點,我好歹是村長。”
費嬸子翻了個白眼:“德行,我是陳會計家的周改花那摳貨嗎?我心裡有數!”
村長家裡那邊可以算得上是溫馨和諧,而知青院那邊氛圍卻不怎麼好。
聽晚從知青院偷偷溜走並沒有叫人發現,他們先是在為了村裡不給他們擴建的事兒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著,根本就顧不上新來的知青,可議論著議論著,扯起了房子被燒的陳年舊事,扯著扯著,便開始了互相的怨懟。後來,新來的知青們揹著、拿著自己那沉重的包裹,站的很不耐煩,這個時候,先是鄒文賓上前“理論”,參與進了對罵混戰裡,再是夏曉荷耐心上前勸架,最後,透過夏曉荷的不斷努力下,知青院的老知青們總算是不再吵架了,新來的知青也總算是能進屋了。
本來吧,夏曉荷是想叫劉聽晚趕快進屋的,可是卻被女知青的屋子那邊的爭吵奪去了注意力,一不小心就把聽晚給忘了。
她想著,都是大人了,不招呼也會自己進屋的,她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進去佔個好床位。
於是乎,夏曉荷就自己快步進去了,並捲入了知青院的下一場爭吵裡。
因為西屋的燒毀,女知青們都是睡在一個屋裡的,裡面盤著大炕,炕上是可以輕輕鬆鬆的睡下八個人的。可是,女知青現在不算夏曉荷和聽晚,就已經有是十一個人了,本來就睡得很擠,現在再加上新來的,就更擠了。
因為村長說了有新人來的緣故,她們倒是在炕尾給留出來了床位,只不過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吃虧,這個床位睡一個人都擠得慌,更別提兩個了。
夏曉荷沒有想到居然是炕尾那麼一小塊兒地方,翻個身都擠得慌。
她自然是不想住在這樣一個環境裡的,可是,不得不住。
但關於那頂點位置的事兒,她還是想要掙紮一下的。
於是乎,夏曉荷決定挑聽晚起來說這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