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看似豪情萬丈,義氣當先的天下第一幫,背地裡竟然藏汙納垢,充滿陰暗。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教導了他十幾年的師傅,竟然人面獸心,惡貫滿盈,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當年他撞見了師傅販賣幼童,於是義憤填膺的鑽了出來出聲質問自己的師傅。
但陶大山萬萬沒有想到,在宗樵見事情敗露後,竟然毫不猶豫的對他出手,而且招招致命,欲置他於死地。
明明是十幾年的師徒,可宗樵卻完全不講情分,只想殺了陶大山滅口。
雖然陶大山當時只是剛剛打通五脈,而宗樵已經是八脈全通的一流巔峰高手。
但陶大山天賦極高,年紀輕輕的武學造詣就超過了他師傅。
一門上品武學混天掌施展的比宗樵更加霸氣,更有威力。
兩人纏鬥了一個多時辰,最後終究還是年輕力壯,內息更足的陶大山青出於藍,將宗樵給擒拿了下來。
被擒下後,宗樵先是求饒,然後煽情,但看到陶大山始終無動於衷後,就開始各種辱罵嘶吼,歇斯底里。
半天的審問,陶大山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報,只知道整個丐幫內參與販賣的弟子數不勝數。
看著地上蓬頭垢面的師傅,他頓時感到茫然無措。
這還是他所認識的丐幫嗎?
地上這個面目可憎的老人真的是教了他十五年武藝的師傅嗎?
陶大山望著死不足惜的宗樵,最終還是沒有下殺手,只是廢了他的修為而已。
一瞬間,對丐幫感到陌生的他,離開了這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
他離開丐幫後,終日裡借酒消愁,漫無目的的穿過城鎮山林,走著走著,就從贛州跑到了廬州。
他看南陵風水不錯,就上山混進了山匪中,接著不知道怎麼的,混著混著就當上了山寨的大當家,從此就做起了劫道的勾當。
那些個規矩也是他當上大當家的時候給立下的。
本來大家都不理解,但寨中闖過江湖有過見識的二當家為大家解了惑。
和尚道士都不好惹,誰知道是不是道宗禪宗出來的。
形單影隻的江湖客也千萬不要去理會,誰知道是不是個殺神,一不樂意就要跟你拼命。
而且這些混江湖的也都窮,不窮能來闖江湖?
至於高掛七尺旗幟的不是軍伍行軍,就是大鏢局押鏢,這些人我們更是惹不起。
最後就是求財不殺人。
這是在這南陵山道上立下規矩。
得讓別人知道,抄這條近路走,只要破財,就能消災。
那別人以後就還是願意從這裡走,我們也能多收幾次過路費。
眾人一聽,驚為天人,對陶大山更加的崇拜和信服了。
陶大山本意只是不想招惹麻煩,也不想死人。
但經過二當家的一番解釋,他在南陵山寨的威望直接加了么零零捌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