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訝地發現一個班的孩子居然只有不到十五個人,女男性別比在二比一左右。
講臺上放著學生的姓名冊,我想著應該先點個名,跟孩子們熟悉一下。
翻開冊子,有些人的名字後面標註了性別,但與舊世界不同的是,在聯邦男性才是要被單獨標註出來的。
我清了清嗓子,本來想按照順序開始點名,但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澈又好奇的眼睛時,突然覺得這樣過於死板,於是便提議道:“初次見面,大家向老師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從左邊第一列開始。”
坐在第一列第一位的是個女孩,她十分大方而自信地開口:“老師好,我叫秦耀,我媽說希望我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給我們秦家光宗耀祖,所以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秦耀開了個好頭,我立刻鼓掌道:“好的秦耀同學,老師記住你的名字了,下一位。”
第二位還是個女生,她看起來比較內斂:“老師,我叫江瀾,意思是像江河一樣波瀾壯闊,我的母父希望我志向遠大,有所作為。”
第三位是個男生,他比較靦腆,有些羞澀地小聲道:“老、老師好,我叫喬溪,我的爸爸希望我如溪水般純淨無暇、氣質高雅,所以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第四個男孩看起來比較調皮,他俏生生道:“老師我叫白悠,我爸說這個名字是我姥姥取的,她希望我純潔悠然,與世無爭,以後贅個好人家!”
此話一出大家都笑了,不過都是很善意的笑聲,畢竟相妻教女是男人的本職和義務,很多人家在男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他們做打算:
有錢一點的就提前準備好贅禮,同時讓男生學習做飯之類的家務,沒事帶他們出去做做美甲美容,爭取在皮囊上能夠獲得高階層女人們的青睞;家庭條件比較一般的就會給孩子規劃好升學和工作路線,方便他們以後能從事一些輕松穩定又顧家的工作,因為這種男生在閽戀市場上也備受歡迎。
所有小朋友介紹完後我便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授課,考慮到孩子們年齡不大,所以這次的歷史課並沒有講得很深入,只是大概介紹了一下聯邦的線性發展過程:
“六千年前,世界還是一片混沌,人類初步形成了部落的概念,一個名為‘帝’的部落首領與另一個名為‘後’的部落首領發動了戰爭,後來帝取得勝利,吞併了後的部落。隨著帝的野心逐步膨脹,她接連擊敗並吸收了蚩、羿等首領的部落,組成了一個大的部落群,這就是聯邦的雛形。”
“幾千年來部落分分合合,終於在三千年前實現統一,更名為聯邦帝國。戰爭和沖突也隨之消失,人們從此安居樂業。這種歌舞昇平的日子又維持了千年之久,直到兩百年前才被打破。”
“兩百年前,一場大型瘟疫出現,這種瘟疫導致成年男性死傷過半,幾乎無藥可醫。成年女性的死亡率稍低,但會傳染給家中未成年的男孩,而一旦被感染,幼年男孩的死亡率更是百分之百。”
“於是聯邦總統下令,以城市為單位建立育幼院,將健康的男孩們集中保護起來,待瘟疫被徹底擊敗後再讓他們回歸家庭。”
“這場瘟疫讓民眾們意識到聯邦已經安逸太久了,無論科技還是醫療都沒有長足進步,所以瘟疫結束後,無論女男都在努力學習發展科技,盡管瘟疫致使人口損失了將近一半,但聯邦的發展比過去幾千年都要迅猛。”
“瘟疫結束後出生的這一代人被稱作“失落的一代”,但也是“迅猛的一代”,她們奠定了聯邦光輝的未來。”
講完聯邦的發展史後,孩子們都沉浸在宏偉的故事中,見狀我象徵性地留了個隨堂小作業,讓孩子們寫一寫今天的上課感想。
趁著她們奮筆疾書的功夫,我從講臺上溜達下來,隨手翻開了一個小女孩放在課桌角的作業本。
這應該是她的作文字,我開啟的那頁上畫著一家六口的簡筆畫,畫底下是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
女孩是這樣寫的:
週五的晚上,吃完晚飯後姥姥在客廳看光幕,被綜藝節目逗得哈哈大笑;姥爺在餐廳打掃衛生,很快就將地上的垃圾清理幹淨了。媽媽坐在沙發上用光屏打遊戲,她贏了好幾局,媽媽真厲害,我最崇拜媽媽了。爸爸在廚房洗碗和清潔島臺,十分賢惠。哥哥在織圍巾,說是送給我的新年禮物,而我趴在地板上玩小車,因為我長大之後想做氫動力車工程師。家裡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這篇作文雖然沒什麼華麗的辭藻,但語意清晰,把圖上每個人在做什麼都表達了出來,這個年紀的孩子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上午只有這麼一個拍攝內容,很輕松便結束了。午休後我帶著孩子們去聯邦國立博物館參觀,她們排好隊,兩人一組手拉手地跟在我身後。
聯邦的博物館我也是第一次來,這裡的布展對孩子們非常友好,但我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