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肯定是夠吃,而且按照人口計算,還有富裕。
之所以不夠,是因為河東大災,造成的恐慌,都想手裡囤點糧食。
加上無良商家哄抬糧價,就造成了缺糧的事實。
顧道的方法是經過歷史檢驗的,至少在他那個時代,是經過歷史檢驗的。
糧食配給制度。
每十個坊,建立一個戶部直營糧店。給這十個坊每一戶發一個購糧憑證。
只允許到戶部的直營糧店,按照家庭人口購買糧食。
價格跟平時一樣。
這個舉措收到兩個成效,一個是把無良的糧商給弄得門可羅雀。
以前但凡戶部的糧食降價,這些糧商就僱人去大量購買糧食,拿回自己的糧店等著賣高價。
甚至普通老百姓購糧,都被他們劫走了。現在想要買,必須有憑證。
十個坊一個糧店,有兵丁武侯保護,以前的手法根本不可能了。
第二個就是把京城藏匿的人口給擠壓出來了,尤其是很多通緝犯。
按照坊,挨家挨戶地登記人口,家裡多一口人吃飯,會全家捱餓。
誰還隱藏你。
想要去無良商人那裡購買糧食,好極了,朝廷正盯著這些的糧商。
平價糧食你不買,買高價糧食,你沒問題誰有問題。
有的家庭沒錢買糧,沒關係,糧店還負責給你找工作。
只要你能勞動就行。
為此兵部接連發了五十萬兩的大單子給京城。
一個是鍛造兵器,所有鐵匠只要手藝合格,全都能去兵部制定地點鑄造兵器,按件給錢。
而且如果在兵器鑄造上面有創新設計,朝廷直接給獎勵,甚至給官職。
工匠都是要臉的,被兵部卡下來,就證明你手藝不行。
那個敢不去?
兵部還把鑄造好的山紋甲甲葉外包,女子都可以幫著編制甲冑,掙一份工錢。
第二個就是給前線士兵縫製棉衣,還有製作棉鞋。這要的是針線功夫。
為了檢查方便,甲冑,棉衣,棉鞋上全都留下自己的名字。
禮部也不客氣了,早就想要鑄造各種禮器,編纂一部大書。
就在這個時候開幹。
吏部加強了對官員的考核,甚至給工匠編造一整套的晉升機制。
刑部下手最利索,該死的犯人都不殺了,直接送進煤礦開礦去。
流放的犯人也不流放了,全都去幹最酷最累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