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加價
婆媳倆圍著爐子討論著買房的事,姜馨玉還惦記著看書,準備和婆母說一聲回屋拿書去時冷不丁的聽她婆母說:“再買房,不管買一套還是兩套,證上都寫你的名字,我那張存摺上的錢得留著回鄉重新起房子,要有多的以後再說別的。”
姜馨玉不明白她婆母怎麼這麼大方。
她家這套院子辦證時寫的是三個人的名字。
不管從哪方面看,她家的關系都挺穩固的。
陳奕和她與別的夫妻不同,就算倆人有朝一日離婚,她都相信以他的人品也絕不會讓她吃虧。
“媽,錢是咱們一起賺的,要寫就都寫上。”
靠賣布賺的快錢利潤有兩萬四,但帶過去的六千本金是鋪子裡的利潤。
王素梅搖頭:“我的根在鄉下,要這裡的房沒用,你孝順我知道,以後你也不會對我不好。女人不容易,房子的錢本來就是你掙的,都寫你名字是應該的。”
她說出來的是真心話,心裡還有不好說出來的。
陳奕出國了,家裡的什麼事都得兒媳婦操心,她覺得兒媳婦挺不容易的。
此時姜馨玉心裡說不出來什麼感覺,她這個婆母,除了當初擔心她生不了孩子耍了點手段,別的時候真的對她很好了。
“那也用不著都寫我的名字,而且以後我們畢業工作了也不會讓你回鄉下。”
王素梅道:“反正咱們會一直都是一家人,就算寫了我的名,以後我有啥都是留給孩子,有啥區別?”
嗯…行吧,她又不是要不起,拿的也不虛呀。
開學第二週的星期四,姜馨玉收到了滬市出版社給她寄來的兩千五百二十元整的稿費。
她算了算,超出八百元的部分是按照百分之十四繳的稅,她繳了二百八十塊的稅款。
加上稿酬,她手裡現在一共有四萬一千四百塊。
她好像可以考慮一下買三套房。
臨街小二樓的房主不在首都,但其家人表示最多少二百塊錢。
二百塊錢也不是一筆小錢,姜馨玉學校一年的補助加五元的獎金就是二百六十四。她還怕有萬元戶和她搶這好事呢,當即就答應了這個條件。
房主還沒回來,約好了等房主回來後就交款讓房産局的辦手續。
週六下午去看了南鑼鼓巷的四合院,這套也是兩進的,也帶著個跨院,佔地四百多平,比周齊家的大一百多平,沒後海的那兩套破,儲存的也行,姜馨玉覺得一萬二價錢還算合適。
至於新門飯店附近那套兩萬五的她壓根沒去看。
看了四套院子,她中意兩套院子,臨街門面一萬一千八,這套一萬二,加起來已經兩萬二了,那套兩萬五,她的錢不夠,準備再從後海的兩套院子裡再挑一套出來。
即使是那套又破又貴臨著湖泊叫價一萬三的院子,她都有錢買下,買下後還有六千五的餘額呢。
大不了買下後先荒在那,等以後有錢了再修葺。
姜馨玉把打算給婆母一說,王素梅沒什麼意見,不過想一想要是再買三套房子,加上家裡現在住的這套就有四套房了。
“咱們這動作是不是太大了?放在過去,是比地主還厲害的,得被人叫資本家,我這心裡不穩當。”
王素梅的擔憂是正常的,街頭做小生意的都怕風向反複,更何況她家一口氣要買三套房!
姜馨玉知道國家的經濟會騰飛,再要不了幾年可能就出現商品房了,現在提前投資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