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真是寶藏啊,矮山包上長著野榛子樹,深山高林裡是高高的油松林,還有橡子果,雖然口感不好,但這東西漫山遍野的都是,磨成粉後就是糧食,能保證這片土地上的人餓不著。
有不少人拿榛子和松子去縣裡、市裡賣,但都沒直接賣給丁長海劃算,他大量收,他們只管漫山遍野的找貨,晾曬好後裝進袋子裡給丁長海送去。
本來就是山裡的野貨,出了力,誰弄到就是誰的,怎麼會有人不願意幹?
丁長海自己要收不少,又幫姜馨玉那邊收,自然是多多益善,來者不拒。不光他老舅家這片地界,隔壁縣他也帶著老表們跑了,跑的腳底板都磨出了繭子。
下午回到家,吃過飯後,王素梅把錢數好記上,拿皮筋紮上,放進了櫃子裡。
姜馨玉說道:“媽,東北那邊和這邊不一樣,冬天一下雪把路就封上了,這次進貨咱們盡可能的多進些,而且這東西過了今年就得再等一年了,咱們必須得多進些保證明年到這個時候有得賣。”
才給那個存摺補了兩千塊,現在多少有點後悔,錢這東西做起生意來真是投多少好像都不夠。
王素梅問:“大概需要多少?”
姜馨玉說不準多少,想著要是能進夠賣一年的,她們手頭的錢全投進去都不夠,“少說得進個五千塊錢的。”
五千塊也不夠。
王素梅頭有點暈,“你看著辦吧,存摺在你那,錢不夠你就再取。”
姜馨玉不好意思的說道:“等再回回款,我就給你補齊。”
王素梅都算不來這賬了,店裡現在每天少說賣個三百塊,看著是賺不少,可每次手裡有點錢就又要全拿去進貨了,好像賺錢就是為了進貨。
“馨玉,咱賺到錢了嗎?”王素梅一臉迷糊。
姜馨玉:“那肯定是賺到了,你現在不是會看賬算賬了嗎?”
王素梅皺著眉頭點頭,“我是會看賬算賬了,可咱賬上的錢一進貨就沒了,每次進貨就幹淨了,我再會看賬算賬,咱們還是沒錢。”
“一弄進出就是幾千塊的貨,聽起來像個老闆,可咱咋還是沒錢?”
婆母眼巴巴的瞅著她,等她給她解惑,姜馨玉沉默半晌道:“貨賣完了就是錢,等年後咱們手上肯定得有一筆。”
婆母走了,姜馨玉坐回去繼續盤賬,加加減減後,算出其實店鋪的投入已經回本了。
如果不是留著進貨的錢,她婆婆存摺上的錢也能一次補完。
榛子進四噸就是三千六,松子兩噸就是兩千二百八,如果丁長海那邊能收到這麼多貨,路上還有一筆運費,價錢沒從疆省運到這邊貴,但幾噸貨的運費也並不便宜。
就算五六千的貨,應該也賣不了一年,就看丁長海那邊能收到多少了。
這個年代老老實實做生意,真的是有貨才能賺到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