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馨玉嘚瑟的寫道:“要是能出版,我送你一本。”
她這會兒心裡美著呢,如果不是看中了她寄過去的東西,怎麼會有編輯親自過來?
上午的課結束後,姜馨玉在湖邊見到了這位來自滬市美術出版社的編輯。
“姜同學,你好,我叫趙衛華,是滬市美術出版社的一名編輯。我知道你中午還要去食堂吃飯,就直說了,我們社有意出版你寄過去的讀物,你保證這本書全為你本人單獨所作嗎?”
姜馨玉肯定點頭,“你好,趙編輯,我保證是我單獨所作。”
趙衛華點點頭,“行,我想看一下完整的一冊讀物。”
姜馨玉看了看手錶說道:“現在時間還夠,我去食堂打點飯菜,不如拿上東西去我家談具體事宜?”
這裡人來人往,不是談事情的地方。
院裡有張桌子,就在廚房外頭,姜馨玉搬出兩張凳子,把畫冊拿出來,又給他倒了水。
趙衛華吃驚於院裡堆了這麼多貨物,不過並未多話,而是翻看起了畫冊。
他看的很仔細,翻到最後一頁,他道:“還有懸念,沒有完整的結局。”
姜馨玉點點頭,“故事構架很長,我本來就沒打算一冊書畫完。”
一幅畫能講多少內容?又不是文字。
趙衛華明白了她的意思,覺得她挺有頭腦。也是,華清大學的大學生,有奇思妙想也不奇怪。
“姜同學的畫風獨樹一幟,中英文結合,內容也有教育意義,我們主編覺得你這本畫冊想法很新穎,想嘗試出版。咱們來談一下合作模式。”
姜馨玉喜歡他這種直奔主題不拖泥帶水的交談方式,真的能省很多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冊 出版後賣的好,你會選擇繼續畫?”
姜馨玉點點頭,“這是一定的。”
趙衛華接著問:“那買斷和版稅你更傾向於哪種?”
姜馨玉喝了一口水問:“如果買斷,你們出版社能給多少?”
趙衛華思索著說道:“姜同學,你應該知道,你這本讀物市面上從來沒有過,所有我們出版社要出版也是冒著風險的,銷量不好說是其一,全部彩色內頁投入生産成本也很高,如果…”
姜馨玉只是淺淺一笑,沒急著打斷他的話。今天這位編輯說的話比首都美術出版社的主編說的好聽多了,更何況人家有意出版她的作品。
最後趙衛華給出了五百元的價錢。
這個價錢,姜馨玉自然不滿意。
“趙編輯,現在的大學裡,英語是一門大課,未來幾年很難說不會被列為必修課,又或者有一天英語會在高考中佔有一席之地,我這本書作為有些許英語基礎的啟蒙讀物應該挺不錯,不如你說說版稅合作的分成。”
趙衛華就知道大學生不好打發。
“你說的事還沒發生,但我不能絕對的說那一天不會到來。如果你能找你們學校的教授給你寫序言推薦,我們出版社可以給你百分之八,如果書籍出版銷售數量可觀,第二冊 的發行合同也要簽我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