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上哪找需要補習的學生?去學校門口堵人?”
姜馨玉瞬間有了主意,“我和咱們學校的保安隊長王亮哥挺熟的,他家是本地的,可以幫你讓他問問,要是成了,等你收到了第一筆家教費,買點東西送去作為感謝。”
“那怎麼收費呀?”
姚欣道:“幼兒園一個月看孩子的費用最低是三塊,你也不能天天去補習,頂多是週末抽出功夫,每週末補習三個小時,一個月可以收五塊錢,要是同時教兩個,一個月就有額外十塊錢的收入。”
郭紅覺得有點貴,“誰家會捨得花幾塊錢給孩子補習?”
反正在她們村裡絕對不可能!
姚欣白她一眼,“這裡是首都,雙職工家庭很多!一個月抽出五塊買孩子考上大學的可能,為什麼捨不得?你問問馨玉家裡的生意,果幹的定價都不便宜,比肉還貴,都賣給了誰?”
姜馨玉點頭,“姚欣說的對,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可是華清的大學生,會有家長願意為孩子買單的。”
幾十年後教育機構遍地,教什麼的都有,家長走進去,給出去的可都是錢,願意買單的人多的是。
現在的人確實普遍貧窮,但貧窮也分程度,城裡的職工雖然也不寬裕,但和農村的農民比起來,城裡人手中的餘錢還是會多些,所以她家的幹果在市場裡能賣的動,還賣的挺好。
郭紅被兩人說的心潮澎湃。
烤紅薯熟了,姚欣看了看手腕上的表,驚呼一聲:“把紅薯帶上回宿舍吃吧,快到查寢時間了,我們得趕緊回去。”
夜色裡,三個女生提著紅薯輕快的向學校跑去。
星期五中午,從疆省跟隨貨物一起來到首都要剩下結款的同志找到了華清。
來的是位漢族同志,說話條理分明。
“貨都是阿布都的兒子幫你們挑的,都是今年新下來的優等貨,一會兒你和我去那邊自己看,就知道貨的質量怎麼樣了。這次一起運過來的有你在阿布都他們那定葡萄幹、哈密瓜幹和無花果幹,兩邊的運費都清了,我們這邊剩下的尾款加起來還有九百四十二。這四十七是阿布都這邊付了運費後剩下的,讓我交給你們,條子都拿著,賬目清楚明白。”
陳奕查過條子算過沒問題後點頭,“還沒吃飯吧?去我們學校食堂吃一頓。”
這一次的交易完全是雙方建立信任的開始。
他把貨款和運費給阿布都全部彙了過去,阿布都給他把貨全發來了,連之前在別處訂的貨也是阿布都讓他兒子去挑的,雖然貨發過來時間拖的久了些,但他相信雙方合作順利,時間長了,總有一天阿布都那邊會在他們這邊打了電話定貨後沒收到貨款也會提前發出貨物。
今天食堂很難得的有紅燒肉,用來招待這位同志正正好。
一個人辦事妥不妥帖從說話就能看出端倪,陳奕覺得這位劉同志就很靠譜。
送貨要賬是雙向的事,那邊不信任這位同志,也不會讓他來走這一趟,要是心思不正,在貨物上做點手腳或者找個由頭寐下這四十七塊錢都是有可能的。
當天下午第二結課後,姜馨玉翹了兩節課和陳奕同時請假,去運輸公司找了範師傅,又帶著宋亞輝一道去了火車站那邊卸貨。
倒是用不著姜馨玉下力氣搬貨,陳奕是想讓姜馨玉和宋亞輝都知道這套流程,以後他出國了,她們也知道怎麼把貨運回去。
到了貨物堆放處,幾人檢查了貨品質量。
今年的新葡萄幹看起來清淩淩的,表面也沒有太多沙子;椰棗表面泛著油亮的光澤,吃起來甜中帶著奶香,個頭都不小;巴達木香脆、粒粒飽滿;開心果曬的很幹,殼都很幹淨,質量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