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火火的一來一回,頭上的汗更多了,臉也熱的潮紅。
“你回來了,啥時候回來的?”
敘了一會兒舊,姜馨玉認真問:“聽我媽說你考了兩次都沒考上高中?”
宋亞輝撓頭,“我真的努力了,成績就是不好。”
“小姜老師,你不是專程過來罵我的吧?”他心虛抬眼。
姜馨玉覺得文憑還是挺重要的,又勸了一遍,“不然你再去複讀一年。”
宋亞輝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我就算考上了高中也肯定考不上大學,中專都上不了,還是算了吧,我現在一個月能掙二十多,也不想回去讀書了。”
村裡像宋亞輝這樣只讀完初中的人不少,村裡還有不少女孩連小學都沒讀完,就因為家裡捨不得那幾塊錢。
社會在進步,不論男女,以後幾乎沒有不讀書的小孩,但現在的普遍狀況姜馨玉自覺沒能力改變。可她還是希望自己教過的學生能夠繼續讀下去,都能有好出路。
“你想好了不再讀書?以後不會後悔?”
宋亞輝見她態度這麼嚴肅,不自覺的正色許多,“我不是讀書那塊料,幹泥瓦工一樣能掙錢。”
姜馨玉這才問:“那你想不想和我去首都幹個體戶,給我們幫忙賣東西,包吃包住,初始工資和你現在持平。”
幹的好了肯定還有獎勵。
宋亞輝懵了,“老師,你不是和你丈夫在讀華清?咋還幹上個體戶了?”
“就是因為還要讀書,所以需要人手幫忙…”
她一通解釋說了情況後,宋亞輝大致瞭解了情況。
“我想去,但我得回家和我爸媽說一聲。”他眼裡都是躍躍欲試。
她點點頭,“好好和他們商量一下,需要我去說的話就去我們大隊找我,過幾天我們就得走了,決定好了得趕緊告訴我,我去買票的時候能把你的票也買上。”
宋亞輝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裡,連市裡都沒去過,聽姜馨玉一說,那顆心已經歡快的飄去了首都。
宋亞輝這邊說好後,她騎車去了縣裡,提著幹果分別去了一趟何勇家和宋桂芳家,沒留下吃飯,又馬不停蹄的坐車去了大姐姜珍珍所在的公社。
到的時候正是半下午,姜珍珍和姐夫張華抱著孩子逛集市去了,院裡就只有張華他媽和她大嫂幾人一人在家。
比起上回來,張華他媽的態度熱情多了。
“嬸兒,我姐和張華還住這呢?那年不是說要蓋屋子?”
龐麗娟“嗨”了一聲,“等倆人畢業分配單位以後肯定分配房子,花錢在這蓋啥房子?”
“老大媳婦,去活點白麵,一會兒炒個雞蛋澆頭做撈面條吃。”
姜珍珍和張華是在半個多鐘頭後回來的,她家老大老二都會跑了,長的虎頭虎腦。
姜珍珍見到她別提多驚喜了,吃完飯後拉著她說了好久的話,不但如此,第二天還帶著張華和孩子回五裡橋大隊了。
一進院子姜老頭就圍著姜馨玉轉:“昨天下午來了一個小夥子,說願意跟你去們去首都,說他爹孃在他的勸說之下也同意了,三丫頭啊,你帶著別人去首都給你們幫忙咋就忘了你爺我呢,我年紀是不小了,但也挺能幹的…”
姜老頭一通巴拉巴拉,陳秀雲看不下去,“馨玉,小丁今天來了,你回家看看在不在你家,我看他好像是有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