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皇祖母愛聽就多吃點。”
二郎:“這些都是娘專門給您做的。”
王菁的廚藝本就出挑,又是用心做的。那糕點做的比花朵還精緻,孫子又殷切地看著,張氏一般都會用幾塊。
不到半個月,皇后和太子的關係已經非常好了。
劉永安甚至給她娘送了一個小戲班。
“菁菁說了,您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每天能高高興興就是咱們做兒女的孝順了。”劉永安去討好他孃的時候,仍不忘替他媳婦刷好感。
劉永安來得勤,兩個弟弟自然也不甘落後,張氏這裡慢慢的熱鬧起來。
齊王妃也來得勤,劉永安一聽齊王妃來了,總會馬上就告辭了。
張氏雖然後知後覺,卻也明白長子這是討厭齊王妃。
不過大伯子和小嬸子之間,總是要避嫌的,她也沒有多想,還和劉永安唸叨:“三個媳婦,要數老三家的孝順。”
劉永安忍住翻白眼的衝動:“老三媳婦若真想孝敬您,直接將戲班子送到皇宮來就行了,何必藉著您的名義把全帝都的人都請過去。”他娘年輕的時候也很精明,怎麼年紀越大,行事越沒有章法了,“不過是想算計紅英的親事罷了。”
張氏其實並不傻,她不過是不願意深究這件事罷了,如今被兒子直白的說出來,倒也無話可說。一邊是丈夫的侄女,一邊是兒媳婦的姑家表哥,孰近孰遠,根本不用人說。
“紅英這丫頭,氣性又大,父母也不在了,親事上就如了她的意吧。”張氏說道。
劉永安也只得罷了。
搬到新宮裡去,秦王府和齊王府離皇宮越發的遠了。
倒是東宮,想去皇后那兒很方便。
劉永安一家人經常會陪著皇后一起吃飯。
齊王和秦王偶爾也會來,到底沒有這麼方便。
紅英和王菁之間,關係也慢慢地緩和。
不管紅英內心怎麼想,表面上是不敢得罪王菁的,而王菁也憐她父母雙亡,又有兒時的情分在,倒也不會主動找她麻煩,但也沒打算再像之前那般親密。
紅英雖然有些後悔,但並不打算挽回。
畢竟她馬上就要嫁人了,就算王菁是太子妃,也不過是她的堂嫂罷了,還能管到宋家去不成?再說宋家也不是好惹的。宋二公子又是她親自看中的人,他們之間有郎有情,妾有意,成親之後自然會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皇宮雖好張氏和劉成方畢竟不是她的親生父母,張氏雖好討好,可她每天卻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她其實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嫁到宋家去的。
張氏雖有些後知後覺,但紅英的這點小心思焉能看不出來,直接將婚期定在了四月,“年紀大了,孩子生得越晚,產婦越吃虧。”(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