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齊王這個時候卻奉了皇差要押糧草去襄陽了。
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劉成方也覺得攻克此地必要經過一番周折,所以才命齊王帶人押送糧草。
不承想王三保為義父守孝的事已經引得韃子皇帝的不滿和懷疑,站在於家一邊以吳都督為守的一方便結成了同盟,支援韃子皇帝詔皇太子總領天下兵馬。
這其實是變相的在爭奪王三保手中的權利,可惜他現在已經無能為力,因為於家已經喜鼓動了他下面的人以他出身的問題鬧了起來。
王三保沒辦法,只得退到了山西。
於黨趁機瓜分了他手上的兵權,皇帝藉機削了他的爵位,命諸軍共擊之,王三保孤掌難鳴,只好退守晉寧。
等劉永安和徐清到了襄陽,原本以為要打一場硬仗的,沒想到守城的將領見韃子朝廷混亂不堪,直接降了。
劉永安就給他爹寫了捷報,說現在缺人缺得厲害,襄陽又是千古重鎮,必得自家人守著才能讓人放心,將劉永瑞、劉永立皆留在了襄陽。
此時雖然城已經被攻下,實際上需要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況且此時冬小麥已經成熟,劉永瑞留在襄陽直接可以在近處籌糧以供北伐,劉成方十分支援兒子的決定。
劉永瑞和劉永立也非常願意。假如他們跟著北伐,必將要和許多將領爭功,堂堂皇親國戚這般做別說下面的人心生不滿,就是他們自己也不好意思下手,還不如留在後方,又安全,又可以做出成績。
至於劉永平,則隨軍北上,他年紀本就要比劉成立小得多,這幾年一直在軍中,雖然沒做出什麼成績,但能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活下來,這本來就是一種本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況且劉永安私下也和他溝透過了,“這江山以後就是咱們家的,等到趕走韃子,大伯父和三伯父必定都和二伯父差不多的爵位。”
劉永平比他爹孃精明多了,一聽這話就笑了,“這道理我懂。二伯不在了,明輝也去了,他們守下了南昌,就單論功行賞,也得排在前頭。我爹又不管事,我不過是沾了四叔和你的光,若不然誰認得我是誰啊,現在封賞我爹,別說別人就是我自己都不服氣。江山以後都是咱們家的,封什麼還不是四叔一句話的事。”
劉永安一看這位是個明白人,也笑了,“我就是白說一聲,估計不到明年這個時候咱們就能見分曉了。”
劉永輝做縣尉的時候劉永平還在街上做二流子,若不是後來販糧的時候劉永輝故意拉了他一起,劉張灣根本沒人把他當個人看。他能做到現在這個從五品的武略將軍已經很滿意了,若不是看在他是皇帝的親侄子的份上,這個職位怎麼會輪到他?
儘管這位子是徐清提拔的,可徐清又是誰?若不是親戚,他也不見得就非得關照他。
他能這般想,不是不承徐清的人情,而是明白箇中緣由。
所以劉永安一說這話,劉永平忙道:“咱們誰跟誰,說這就見外了。”
所有人都對目前的安排十分滿意,唯一一個不滿意的人,就是齊王妃了,因為她的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親生父親卻不在身邊,這對任何女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遺憾。
好在劉永安又打了勝仗攻下了汴梁,劉成方心情極好,命齊王將襄陽那邊的事情交給劉永立,回京看孩子。
齊王妃左盼右盼,終於盼到丈夫回來,第二天就生了個小郡主。(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