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成方根本沒想過要在這個時候殺死韓嶺,當真只想把他迎到集慶而己。
這次迎韓嶺來集慶,劉成方安排的相當隆重,直接給了劉永安五千人馬。特允許劉永安自己挑人去接韓嶺過來,劉永安就挑了水師大將愈四海和他的五千精兵。
彼時,韓嶺還帶了三千的護衛。他根本不放心和劉永安同乘一船。
奈何到了集慶桃花山附近的時候,突然之間烏雲壓頂,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暴雨突至,幾十艘大船,唯獨韓嶺乘坐的那艘船觸礁而沉。
船沉之前,韓嶺就被他的部下救上了別的船,然而這個時候的韓嶺,或許是在暴風雨中受了驚嚇,精神已經有問題,不相信任何人,凡有人看他一眼,他便說對方想要殺掉他,以至於眾守衛杯弓蛇影,相互猜疑,大開殺戒,韓嶺更是見人就痛下殺手。
護衛們到了這個時候雖然不敢還手,但總不至於站著不動任其殺了自己,逃生成了唯一的本能。
一追一逃當中,那護衛沒辦法跳到了水中,精神錯亂的韓嶺,也跟著跳了下去。此時正值早春,江水雖未結冰,仍是冰冷蝕骨,本人又有了年紀,素日又一味的大魚大肉,身體早就垮了,根本承受不住。船上雖有大夫,但已經沒有回天之力,還沒上岸,就停止了呼吸。
自始至終,劉永安根本沒插手韓嶺船上的事。
不過,劉永安沒插手,不代表愈四海沒有動手。
據王菁得到的線報,愈四海當初帶著水師投靠劉成方真正的原因,則為韓嶺沒稱王之前被官兵追殺的時候,曾借住在愈四海的妹妹家裡,臨去前缺少吃食,偷偷的抱走了愈四海年僅一歲半的外甥煮食。
愈四海臨去接韓嶺之前,劉永安便告訴他,“我從來不相信老天爺是公平的,我只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話一出,愈四海看著劉永安的眼光就多了兩份尊敬。
以前他和許多人一樣,以為劉永安不過比別人更會讀書一些罷了。
得知他拿石油守城的時候,愈四海則暗暗心驚,原來在此之前,他們都小看了這位進士老爺。
他們這些起義的人,包括愈四海說上,若不是被逼得走投無路,誰又願意做這種提著腦袋的營生?
開弓沒有回頭路。無論結局如何,大家都一樣,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時候別說是石油,就是黃金,也得砸出去。有再多的銀錢,也要有命用才成。
自打劉永安用石油守了城,無論是張志誠也好,還是官兵也好,很長一段時間不約而同地集慶一系偃旗息鼓。
大家不約而如的覺得,如今的天下,反大周的義士雖多,但像劉永安這麼果敢而又有擔當的,僅此一個。
愈四海基本可以肯定,要殺死韓嶺,絕對是劉永安自己的意思。
其實,愈四海上船之前就決定,就算劉永安不交待,他也會做這件事,可受命與自作主張卻是兩回事。
既然劉永安肯這麼吩咐他,就算事成之後,他被當做替罪之人推出去,他也認了,這樣起碼可以保證家人生活無憂。
如此情況下,就算沒有機會愈四海也會創遷合適的機會,何況是天公做美,連老天爺都看不慣那賊子,開始偏幫他,不動手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沒想到,他的人不過是讓對方觸礁而己,哪知那人自己壞事做得太多,心中有愧,不等他動手,自己跳到了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