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的時候,王菁的一干妯娌大都過來了。
大都給孩子準備的棉布衣裳。
大房那邊王氏婆媳一人做了一套棉衣,另有肚兜、虎頭鞋、圍脖……大堂嫂正好看到奶孃在給哥兒在換尿布,悄悄的讓下人回去將自家孩子用過了的尿布拿了一撂過來。
“尿布要舊的好,新的容易硌著孩子。”
二房帶的也是針錢。
大堂嫂:“還是二弟妹有錢,這都是擷繡坊的東西吧,真是精緻。”
趙嫣然十分自得:“你二嬸說了,咱們現在也有銀子了,買的又省心,穿著又舒服。”
說著接過褚氏手裡的針錢端詳起來,“褚家妹子真是手巧,針線比擷繡坊還好。”
褚氏:“嫂子誇獎了,我這笨手笨腳的,哪肯和擷繡坊一較高低呢?不過是一番心意,就算是醜一點,相信四嫂也不會怪我的。每一個地方我都專門摸過了,不會硌著孩子。”
王氏:“小時候穿片子尿布),長大穿緞子。”這麼小的孩子,自然怎麼舒服怎麼穿。
趙嫣然:“這麼厚的棉襖,也要現在穿嗎?”
王氏:“小孩無六月。”別說現在,就是夏天也要穿冬衣。
褚氏特意將一件全是碎布拼成的衣裳拿給王菁看,“這是我娘做的,你看看能不能穿。”
趙嫣然:“褚妹妹不是有一萬兩銀子的陪嫁,怎麼送禮這麼寒磣?”
褚氏:“人人都說三嫂見多識廣,我看倒是未必,你難道不知這是百家衣?這可是我娘討了一百戶人家才討回來的碎布,又一針一線的縫好的。這件衣裳在擷繡坊只怕要上千兩銀子呢。單挨家挨戶去討布,就是一件大工程,還不說拼湊這些布做針線。”
趙嫣然鬧了個大紅臉。
聽到褚氏是王菁牽的紅線,她就止不住想給褚氏點顏色看看,沒想到大房婆媳會幫她。
褚氏不理趙嫣然的尷尬,直接拉了劉永勝的妻子,“陳家妹子,你帶的什麼啊?”
陳氏羞澀地笑道:“我和我嫂子一人做了套衣裳,我們都是莊子上的姑娘,從小做農活,針線實在一般,褚嫂子別笑我。”
這本是謙虛的話,可聽在趙嫣然的耳中,卻彷彿又是意有所指了。
劉永勝本就跟著王菁做生意,陳氏幫她倒也在情理之中。趙嫣然心裡氣死了,偏面上還要裝著不在意,憋了一肚子火。
顧氏見趙嫣然這樣,心裡也來氣。
你們這些兩面三刀,見風使舵的蹄子們,為了巴結四房,連臉也不要了!
“嫣兒就是大方,咱們劉家了就她才像個做大事的。”顧氏得意地說道。
我呸!還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