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狠狠地訓斥了瑞哥兒,又打了他一頓,然後才笑著向王菁道:“小孩子就是這樣,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心裡清楚得很;你在家裡呆的時候少,跟他不熟,等到熟了或許就好了。”
王菁知她對自己之前孤身一人身在集慶有意見,只好解釋了一番。
“兒媳身在集慶,其實心裡每天都是想著家裡人的,可又想著天下不太平,為圖將來之計,這才先過來了。這些年一直沒在娘身邊盡孝,細思極是不安。正好咱們現在一家人團聚了,就讓兒媳好好在您身邊盡孝。”
張氏點頭:“可見你是個明白的好孩子,以前都是娘錯怪了,你可千萬別跟娘置氣。”這是在依著劉成方的話對王菁道歉了。
王菁聽她這麼說,雖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卻沒讓張氏再說下去,“您可不能這麼說,在我眼裡您就是我的親孃,我哪會和您置氣呢?何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算真有什麼事,您願意那麼做,也一定有您的理由,出發點也是好的。”
王菁的態度極其誠懇,可張氏聽了之後,臉色一下就變了,暗道:這丫頭心機真深,她這麼著,豈不是在告訴別人我沒有容人之量?若不是因為她這般行事,他爹怎麼可能會壓著我跟她道歉?
“家裡現在有的是下人,伺侯人的事我也不會讓你做,你又在我身邊養大,我確實看著你比自己的閨女還親。菁菁啊,你不能因為這樣,就故意不生孩子,難道你還想著你喬家表哥?”張氏十分疑惑地盯著王菁問道。
這下不僅王菁愣住,就是一屋子的下人也愣住了。
“我可憐的安哥兒,今年已經三十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張氏越說聲音越低,彷彿不堪重負,“你三哥和安哥兒同年,你和你三嫂同年,他們的孩子如今已經開始說親了,你們孩子的影兒還不知道在哪兒。”她說著,竟然坐在那裡抹起眼淚來,“你不讓他納小,不許他娶韃子的公主,我也不說什麼,但是你不能吊著他不生孩子啊!”
也難怪張氏著急,劉永安的三從兄劉永輝和他同年,娶的妻子趙嫣然和王菁同年,如今兒子已經十歲。劉永輝在劉家軍隊一向聲望甚高,這次守濠州立了大功,如今叔父劉永安又打下了集慶,就算不能稱王,拜將封侯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知多少人家開始打二房的主意,想把閨女嫁過去。每天去說親的人,差點把門檻都踩爛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張氏把他們夫妻沒有孩子的事歸結於她不肯生,心裡還想著別人,況且這個別人早些年確實跟劉家情分非同一般,這事王菁可不敢亂認。
她忙跪了下來:“娘怎麼會這般想?我跟哥哥已經成親多年,怎麼可能會心裡想著別人?”
別的事倒也罷了,若是被扣上一頂不貞的帽子,在這個年代可比死還要難堪。況且還有一屋子僕婦,盯著王菁看個不停。
她長這麼大,第一次被這樣對待,而這般對自己的人,還是她當成親生母親看待的人。王菁心裡在這一刻五味陳雜,難受極了。
張氏卻半點沒有放過她的意思:“你的醫術不是比一般大夫都要好,調理這麼多年,卻不願意給安哥兒生下一兒半女,若說不是放不下喬家哥兒,那你就幫他做媒吧。他從前對你這般好,難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孤身一人?”
王菁低眉順眼地應了下來。
她同張氏母女這麼多年,自然明白她是個極其倔犟的人,認定的事一般是經不得勸的。可無緣無故,她怎麼會想著要逼自己幫紅英做媒呢?還把不貞的事往她頭上扣,要知道有這樣的事,不僅她沒臉,就是劉永安也一樣沒臉!
王菁雖猜測著可能有人在背後做了手腳,可想到張氏這般對她,她還是覺得十分失望,一刻也不想呆在這個家裡。(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