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些人一走,張氏就開始勸兒子,“你啊,千萬不能聽信他們的話,他們是活不下去了,而你爹是有官職在身的,等皇上氣消了,肯定還會派他出去。到時候咱們一起跟著過去,時間久了大家也就把這些遭心事忘了。”
劉永安:“從蝗災之後咱們吃的米,不知沾了多少人的血,咱們想安安生生,不見得皇上願意。”
張氏:“你爹在任上兢兢業業,一心為公,咱家又沒做半點對不起朝廷的事,皇上怎麼會不願意?不過是一時半會兒拉不下臉罷了,若是你當時肯說句軟話,哪有今天這些事!都是菁菁這丫頭,被咱們慣得一點邊也沒了!讓她跟公主一個級別,還張致拿喬!”
劉永安:“那皇上要給我爹許個公主,您樂意嗎?”
張氏:“要真有這事,你娘我做夢都會笑醒!”
劉永安:“等公主來了,帶著一干子護衛和宮裡的老妖婆們,專挑您和您兒子的錯,只讓您擔個虛名,也不讓您見我爹……”
張氏:“那怎麼可能?公主是金枝玉葉,怎麼可能這麼下做?”
劉永安:“一個人內心怎樣,又不是以地位的高低來衡量的。”
張氏:“娘是個莊子上的婦人,讀的書少,爭不贏你。可我說這些還不是為了你好?早知你會變成這個樣子,就不該讓你讀書。書讀得越多,越不孝順!”
張氏一生氣,很久不理大兒子,只跟他冷戰。
劉永安不以為然,每天該做什麼仍舊做什麼。
張氏卻下了決定,一定要把兒子掰回來,可至於怎麼做,她已經想好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王氏進我們劉家的門這麼久,沒有一兒半女,你卻是家中長子,要為弟弟們做表率,我命你今天就把她休了,不然別怪娘到衙門裡告你不孝。”
孃兒倆正僵持著,卻有人來報,欽差來了。
張氏大驚:這三更半夜的,欽差來做什麼?
等那三角眼公鴨嗓子的太監宣完旨意,所有人都愣在了那,更有不少婦人抱著孩子嚎陶大哭。唯有劉成方,面色竟是十分平靜,淡淡地問那太監:“皇上真下了這樣的旨意?”
宣旨太監:“這種事,灑家會跟人開玩笑嗎?”
劉成方哈哈大笑起來:“劉某為官多年,何曾有過對不起朝廷的地方?居然得到這樣的下場!還在為韃子賣命的人,你們都睜大眼睛好好看著,劉某今天的就是你們的明天!韃子皇上真是白長了個腦袋,裡面裝的全是豆腐渣,騎兵再善戰,得不到民心也沒用,總不能把天下所有人都像殺豬屠狗一樣殺光吧?凡還有一絲血性的漢人,都站起來,把韃子趕出去!”
劉永安先知道了聖旨,一回來就告訴了他爹。
劉成方自然不願意這麼束手被擒,無論如何也要放手一搏,“你娘那兒,你多擔待點,她越這麼鬧,到宣旨的時候就越是沒辦法接受,讓她以自身感受去勸莊子上那些愛嚼舌的老孃們是最好不過了。”(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