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得越發和藹:“哀家就喜歡謙虛的孩子,你救了皇上的命,就是我大周的恩人,為表感謝,哀家特意下旨將先帝最珍愛的公主惠康賜於你為妻。”
劉永安皺眉,難怪一副挑牲口的模樣!只差檢查是幾口牙了。
“此事萬萬不可。”劉永安直接拒絕了。
“你這孩子,要功名有功名,要長相有長相,要忠心有忠誠,怎麼能一生毀在一個童養媳手裡!”
劉永安絲毫不為所動,“太后娘娘此話差豈,下官的髮妻乃出自滁州王氏一族,如先帝的師傅王三保老大人親自記入王家的族譜的,下官也曾三媒六聘娶了王氏為妻,何來童養媳之說?”言外之意,你說王菁是童養媳,那就是明擺著想得罪王家了!
皇后道:“劉大人倒是個君子,娶了這麼一個善妒的妻子,還為了王家的面子不願意納妾,你放心好了,太后不僅是口頭賜婚,這種大事可是要給你懿旨的,等公主進了門,你們夫唱夫隨和和美美,那妒婦若是安生就當家裡多個人吃飯,若是她敢違逆,直接送到廟裡去好了。像你這般年紀輕輕有前途不可限量的官家弟子,怎麼可能只守著一個妒婦過日子?”
這天底下沒有不偷腥的貓,她就不信劉永安是心甘情願的。
不料太后馬上就發現她錯了。
只聽劉永安笑道:“太后又錯了!並非是內人善妒,而是臣不想辜負了她的一面赤誠之心,心甘情願的只對她一個人好。”
太后氣得銀牙暗咬,冷笑道:“你想抗旨嗎?”
“臣已經成親,如何敢辱沒公主?就算是平妻,實際上還不是妾?臣如何敢娶公主為妾?臣若遵了這旨意,豈不是將太后娘娘限於不義之地?若是御史因此而彈劾太后,豈不是臣的過錯?”
太后大怒:“你這是抗旨不遵了?”
劉永安:“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已經依律法娶了王氏,無緣無故如何能再見異思遷,娶其她的人?這樣將大周的律法置於何地?將太后娘娘的臉面置於何地?”
他義正詞嚴,一副寧死不屈之勢。
一席話說下來,讓皇太后退也不是,進也不是。
正僵持著,只聽有人道:“皇上駕到!”
太后見到皇上,一下子抹起了眼淚,“哀家老了,說話也不管用了,連公主的親事都不能過問了。”
皇上就算心裡不喜歡太后,但在人前卻要做出副母慈子孝的樣子出來。看太后這模樣,難道是給哪個公主指了親事,公主不樂意?他和自己的那些同父異母的姐姐妹妹們關係一向很淡,自然不懇為了這些人落得一個不孝的名聲。
“誰惹了您不高興,您只管說,朕保證好好的罰他。”他說道。
太后指著劉永安道:“就是眼前這個,居然敢嫌棄我大周的公主,也不知是誰給他的狗膽!”
就算皇上和太后不和,但皇家的臉面卻不容許一個南人踐踏,“來人,摘了他的帽子,將他送到大街灑掃去。”(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