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還答應他!”張氏又急又恨。
“我不答應,靖海侯府就要揭發趙家的事,咱們整個劉家都跟著完了,菁菁記入王家只是個幌子罷了。”
趙家的事之後劉成方也曾和張氏說過,不然張氏這會兒也不會掉眼淚了。
這孩子為了家裡犧牲的也太多了。他不過是想娶個自己喜歡的姑娘罷了,況且這姑娘又是知根知底,模樣和性子都不錯的。“娘,咱們倆在破廟裡把她帶回家的那一天,你就跟爹說了,長大後我若是喜歡她你們就把她嫁給我呢。”劉永安的話猶在她的耳邊。
張氏又好氣又好笑,“你那時候才多大,記的倒是清楚,一下場倒是什麼都忘了。”這是在嘮叨他考二百五的事了。
她這麼說,心裡卻想著自己這兒子只怕跟他爹一樣是個長情的人,如果自己現在不答應了他,只怕他從京城回來不肯善罷甘休。與其讓他這般掛念著走,倒不如讓他如了願,說不定發揮得好一些,名次還能靠前點。
“你放心的去吧,這點小事,娘隨便找個人就辦了。”
話是這麼說,當然還是要問問小姑娘的意思。
“菁菁,你覺得怎麼樣?別的我不敢保證,最起碼我敢保證他會一心一意的對你。”張氏笑盈盈跟她說道。
“我聽孃的。”王菁紅著臉說道。
張氏笑得越發滿意。
只是這麼一來,王菁就不好意思再來劉家了。
本地有習俗,正臘月是不提親的,但二月十五這一天,卻是納采、訂盟、嫁娶、祭祀、祈福皆宜的,張氏一大早就請了徐清的娘廖氏往王家去了。
剛好王衛平已經去了京城,文氏和王菁過了正月十五就回從滁州回來了。如此,廖氏提親倒省了不少事。
“劉家大爺離家之前本是捉了十隻活雁的,張太太可憐它們在咱們這兒過冬太冷,去年十月的時候全放飛了,託我帶來了兩隻金雁子。”
在廖氏看來,金的倒更實用一些,那活雁本是侯鳥,在本地又過不了冬,養死了倒不吉利。
文氏掩嘴笑起來,“張太太是實在人。”
廖氏也笑:“誰說不是呢,她這一輩子嫁了個好男人,生了仨好兒子,現在又要娶個好兒媳,樣樣都讓她給佔了。”實心的金雁,就算是物價漲到天上去,換個三五年的吃食足夠了,劉家倒是挺捨得的。難道是怕王家到時候不給這姑娘陪嫁?
她雖這麼想,面上卻一點不顯。
徐清現在已經做了光明巡檢司的巡檢,掌訓練甲兵,比劉成輝那縣尉的權還重,她這當孃的還有什麼不滿意?
所以這次的大媒,廖氏是下了決心,必定要做到王家和劉家都滿意才行。(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