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之間,濠州要舉辦大型花燈節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般,到處傳開了。
劉成方專門在知府衙門外貼了張通告,告知了大家這件事,又將文氏捐的八百兩銀子給記了上去。
大家都明白,知府老爺只怕是有意要大辦這件事了。最先伸頭的那幾家,一家各拿了一千兩銀子出來。其實之前他們本是打算只出五百兩的,禁不住文氏先出了八百,假如本地大佬出得還沒有滁州那邊多,被人說起來的時候面子上過不去,畢竟他們最終目的是藉著這件事瓜分了之前在李記手上的生意來著。
餘下的家族,看他們拿了錢出來,自然也紛紛掏腰包,有多有少,各表心意罷了。
等過了八月初八之後,就有許多附近縣裡的小販趕了過來。
好在同梓書院往南那塊地劉家賣出去的並不多,又被踩得種不成莊稼,劉成方跟剛上任不久的同知石奉先商量,“有外地來的商販,一律在書院南邊那塊空地上支攤,免得和本地商家擠在一處,到時候交通堵塞不說,還容易引起爭紛。”
石奉先忙道:“下官也是這麼想,馬上著人過去安排。”
自打蘇鎮山落馬之後,原本還有些不服劉成方的鄉紳和下屬,現在也不敢再跟這位知府老爺較勁了。要知道蘇鎮山可是金陵有名的大族出身,本身又是進士,又為官十載,要後臺有後臺,要資歷有資歷,沒想到會在濠州這小地方失了手,栽在一個舉人手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石奉先是今年春天才走馬上任的,自打親眼目睹了蘇鎮山的落馬過程,他對劉成方這位頂頭上司恭敬之餘又多了幾分畏懼,服服帖帖。說是兩人商量,其實也就是劉成方說出自己的想法,石奉先執行罷了。
其實石奉先吩咐人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心裡還一直在嘀咕,還不知道有沒有人來呢,把幾個人趕到那麼大一塊荒地上,別說做生意了,能不能開張還是兩回事,等著餓死還差不多。
豈料到了初十之後,居然有許多遠從金陵趕來的商家在那空地上開始扎篷子住了下來,更有些節儉的還從當地住戶手裡租了爐子自己生火做起飯來。
石奉先沒辦法,只得又帶著人拿石灰劃了幾條線出來,讓那些商家排成排,賣布匹衣裳鞋帽的在一塊,賣手工製品、小玩藝的在一塊,乾果水果的在一塊,最外沿則是賣小吃的。
並非這位特別能幹,不過他是打京城裡過來的,從小走馬遊街,就算自己沒親自做過但也看見別人這樣做過。
他忙完這些,又暗地裡打聽了一下,原來不僅定遠、懷遠、明光、滁州這些近處有商販過來,就是六安、信陽、金陵、揚州、寧波那邊也有商家趕過來。
這些商家的貨物都是用船運過來的,絲綢、茶葉、好酒、瓷器……更有龍眼、荔枝、香蕉、芒果等一些熱帶水果。
王菁和文氏特意跑到河邊去看了一次,遠遠近近泊了不少大船,碼頭上人來人往,熱鬧異常。
激動人心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