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隋國第一勇將,楊堅讓他北上,是想讓他找機會射殺高長恭的。
可史萬歲粗中有細,智勇雙全,想利用這次機會活捉高長恭,一定可以逼齊國退兵。
於是他偽裝成斥候,然後來到將軍交匯處,深入敵境引誘,之前遇到真的斥候,都被他隨手滅了。
不管怎麼說,史萬歲的陰謀算是得逞了,高長恭受傷昏迷,北軍沒有主將統領。
訊息傳到朝廷,引起很多人議論,有人覺得可以撤走北軍,只留中軍和南軍。
也有人覺得,可以重新派個統帥過去,暫時接管北軍,等高長恭恢復了在歸還。
對於撤軍的說法,高順完全不贊同,雖然從戰略分配上講,北軍其實並不是攻隋的主力,但北軍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防禦突厥。
兩國打了一年多,突厥一點動靜沒有,明顯是在坐山觀虎鬥,如果把他們當成綿羊,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別看他們現在老實,那也是披著羊皮的狼,楊堅多次派人求援,都被突厥以內部矛盾拒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事實上,突厥這兩年也的確不太平,沙缽略病重,幾個兒子掙權,東突厥一片混亂。
而西突厥見東突厥內部不穩,於是也不安分起來,多次攻擊東突厥,有一統突厥的意思。
這也就是說,中原在打,北方也在打,中原要統一,北方也要統一。
如此一來,東突厥根本自顧不暇,但歷史有太多變數,齊國不得不防。
統領十多萬兵馬,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雖然下方有將領協助,可合適的人並不多。
求我的三方軍團,組成也是十分複雜,高長恭的兵馬中,有一半是禁軍,是他的嫡系部隊,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指揮的。
而秦愛的部隊,也有一部分是高順的嫡系,秦愛也是拿著高順的命令,再加上裴世矩才能指揮這支軍隊。
而南軍則屬於合作關係,李詮雖然是南軍統領,可那些土軍真正聽從的是冼夫人,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如此一來,隨便派出個將領不行,合適的人又沒有能力,高順的兒子年齡還小,宗室子弟他又不放心。
大臣們知道其中的複雜,有人開始建議收兵,但是北軍的作用不容忽視,撤兵是不可能的。
“朕思量許久,決定對陣容進行調整,調秦愛大軍北上,調北軍南下,由朕御駕親征!”
此話一出,大臣們又開始議論,高長恭已經受傷了,現在齊國只剩下一個皇帝,再任性可不行了。
如果高順再出什麼事,那齊國非亂不可,所以一時間紛紛勸阻高順。
“陛下,太上皇受傷,對我軍士氣影響很大,陛下此時應該安撫軍心,而不是隻身犯險。”
“陛下安慰,事關齊國大業,戰爭並非兒戲,還請陛下三思……”
一時間大臣說什麼都有,大部分都不同意高順親征,他們實在是擔心,萬一高順頭腦發熱,要為高長恭報仇怎麼辦。
“朕知道你們的顧慮,但為了天下,朕只能這麼做!
過了這麼多年,也許你們已經忘了,天下尚未統一,朕也並不是太平皇帝!”
高順說完起身就走,留下一群無奈的大臣,好在高順也不是什麼都不懂,下詔讓內閣輔佐高珩監國。
二皇子高珩是馮小憐所出,雖然沒有設為太子,卻也是個訊號,難道高順要立長?
長子高璟因為五石散的緣故,神智有些不清醒,主要是戒斷反應嚴重,太醫正在幫他調理。
而二皇子高珩,一直表現的中規中矩,高順也沒表現出特殊的喜愛,這讓很多人摸不準。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