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聲響起,有隋軍被炸上了天,可隋軍早有心裡準備,知道火器在近距離是發揮不出威力的。
大炮和炸藥包輪番轟炸,不過留下幾百個隋軍,這對於上萬人的軍隊不算什麼,頂多是有些灰頭土臉。
隨著距離靠近,前方重甲並已經做好了防禦,一千奴隸被放了出去,他們不要命的向前衝。
看到敵軍的炮灰部隊,為了不讓隊形被衝散,隋軍開始放箭,然而那些奴隸也是經歷過戰爭的,只要不是大規模地箭雨,都有保命的本事。
三成的奴隸倒下後,剩下七成和敵軍接觸,然而他們手中沒有武器,衝上去八成就是死。
可齊軍就是讓他們去送死的,這樣可以磨磨敵人的刀,這裡的磨刀可不是打磨,而是消磨。
數百奴隸用他們的身軀,搓了敵人的刀,這時火槍兵站了起來,開始三段式射擊。
槍聲不絕於耳,不斷有敵軍倒下,短短几百步的距離,卻讓隋軍感覺十分遙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火槍兵畢竟有限,射殺了上千敵人後,弓箭手張弓搭箭,漫天箭雨飛去。
面對齊軍的箭雨,隋軍也有盾牌手,盾牌雖然擋不住火槍,可弓箭還是可以的。
在弓箭和火槍的交替下,等隋軍衝到陣前已經死傷近半,這要是換了一般軍隊早就敗退了。
可韓擒虎豈是一般人,征戰多年罕有敗績,他很清楚齊軍的套路,所以已經做好心裡準備。
死傷過半不算什麼,自古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只要衝散齊軍的隊形,勝負尚未可知。
短兵相接,火槍兵快速後退,弓箭手抽出了刀,在重甲兵的掩護下抵擋隋軍的衝擊。
騎兵此時開始行動,從側翼阻擊隋軍,接下來是拼命的時候了,但此戰勝負已定。
秦愛放下望遠鏡,長出了一口氣,他們研究的策略是成功的,主要依靠火器的威力。
因為火器的射程遠,這就讓隋軍無法防守,否則只能被動挨打,卻無法反擊。
而大規模的戰鬥中,齊軍作為後出手的一方,只要指揮得當,有效進行遠端打擊,齊軍就有絕對的優勢。
九千打五千,看起來人數優勢並不大,可齊軍的武器更加精良,這些年齊國有一半的錢都花在了這上面。
如此優勢下,隋國想要戰勝齊國,就必須出其不意,可以使用兵法,也可以使用計謀。
但高順熟知歷史,早就給他們講了各種戰例,什麼水淹、火攻、投毒、設伏、偷襲等,囑咐他們千萬不可大意。
只要不被敵人暗算,那麼齊軍就有絕對的優勢,如此用不了幾年,隋國就會不支。
有人說為什麼要用幾年,這裡面原因比較複雜。
首先是隋國的人口兵力,哪怕是排著讓人殺,也不可能再短時間殺完,況且隋軍也不傻。
第二就是地形,如果不想遭遇埋伏,就必須經營謀劃,否則一個不慎就可能翻車。
第三是自然環境,冬天不打仗,下雨天不打仗,下雨天火器無法使用,而且還容易遭埋伏。
第四就是空間距離,這年頭沒有汽車,軍隊遷移全靠步行和馬匹,騎兵還好一些,但步兵走路並不快。
第五就是後勤因素,打仗是非常燒錢的,如果齊國要是沒錢了,也可能功敗垂成。
如果強硬支撐下去,不但百姓受苦,也會造成國家動亂,容易引起百姓起義。
所以高順這些年擴張地盤,除了安定因素外,還想到了資源,這些年尋找了不少金銀礦脈,這都是歷代帝王想不到的。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