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侍衛的騎兵一出,境內頓又亂了起來。
但這次局面顛倒過來,高句麗從獵人變成了獵物,被兩部騎兵無情碾壓。
浿水中游,阿松帶著氈帽坐在馬上,鬍子、眉毛都結了霜,可見此時的溫度。
拿起水囊灌了一口酒,長處一口白氣,罵道:“賊子高句麗,害得老子受罪,等抓到高志成那豎子,老子一定剝了他的皮。”
高順大冬天的派出契丹騎兵,雖然契丹不敢不聽,可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抱怨。
阿松自從當了這個頭領,就始終被劉永業壓制,好不容易把劉永業耗死了,結果遼西已經習慣了漢人的生活。
雖然他們還在養牛羊馬匹,可已經不是賴以為生,東北雖然冬天寒冷,可其他三個季節還算舒適,糧食也可以生長。
所以如今的契丹族,已經開始了農耕生活,至於牲畜都用來剪毛、賣肉,百姓們的日子都很富足。
可這樣的結果就是,安逸久了就會失去野性,所以高順索性組建一支騎兵,算是常駐軍之一,平時巡視東北,佔時拉出來打仗。
不只是東北,現在的齊國軍隊已經開始轉型,北方長城常年有軍隊駐守,數量有十萬人,他們已經算是職業軍人。
西境更不用說,隋國是齊國最大的敵人,所以也十萬兵馬,分佈在邊境線的各個哨卡。
而嶺南有五萬人,負責防禦隋國騷擾和鎮壓地方,再加上冼夫人的五萬土軍,也有十萬人。
東北則是由劉須達、阿松等將領,五萬府兵分佈在東北以及以北的疆域,還有五萬夷軍,也就是契丹、室韋的軍隊。
東西北都有了軍隊,南面自然也少不了,海軍六萬,分佈在東南沿海,尤其是夷州和琉球。
這些島嶼都有軍隊駐守,掛著齊國的龍旗,如今和東海半島練成一片,高順打算開春就征討我國。
外面有如此多的軍隊,中央自然也有軍隊,高順父子分別擁有三萬禁軍,這才是齊國最精銳的力量。
和那些邊軍不同,禁軍都接受過火器訓練,打起仗開靈活多變,可以以少勝多。
而且他們都靈活嚴格訓練,個個以一當十,別看只有六萬,隨便拉出兩萬都能打敗任何邊軍。
最重要的是,他們是真正的職業軍人,平日裡不用種地自食其力,朝廷供他們食宿,還發軍餉,平時只負責訓練。
而且經過教育,他們對高順父子是絕對忠誠,軍令如山都不足以形容,高順的命令他們會絕對執行,哪怕是讓他們死。
如此佈置,相當於齊國有五大軍區,分別是北境軍區,西境上戰軍區,西境下軍區,東北軍區和中央軍區。
這樣統計下來,現在的齊國擁有五十萬常備軍,各地的府兵有上百萬。
這些府兵都相當於預備役,沒上過戰場,只在農閒時接受一些訓練,平時維護各地治安,由兵部衙門單獨管理。
契丹統領阿松與室韋統領莫哈各帶一萬騎兵深入高句麗,此時冰天雪地,河流已經阻擋不了他們。
因為常年在山林裡活動,所以地形對他們也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無法攻城。
但這個問題也不是問題,高順之所以派他們出戰,就是想把那些叛軍都逼到城池裡去。
高志成打敗了周法尚,佔據了平壤城,被各地叛軍推舉為大王,聚在一起商議如何抵抗齊軍。
王宮之內,一陣嘈雜,大殿內坐著數位首領,他們身邊都有美女作陪,面前擺著酒菜。
高志成道:“諸位,如今我們聯合在一起,坐擁數十萬大軍,就連齊國都拿我們沒辦法,哈哈哈……”
諸侯一:“就是,要我說之前那些當官的太沒用,竟然被兩萬人打敗了,要是要換我們,齊軍根本過不了鴨綠江!”
這幫人剛打完勝仗,此時氣焰囂張,誰也沒放在眼裡,高志成看在眼裡,閃過一絲不屑。
這個高志成,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卻也是歷史潮流的產物。
高志成:“諸位,雖然我等已經重新復國,可齊國是不會放過我們的,接下來很可能派兵討伐,諸位可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