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了,各方面消耗也大。
就像這次齊州大水,房彥謙負責賑災,張口就要錢十萬貫,糧食十萬旦。
這麼多錢糧,養一隻軍隊都夠了,然而這還只是用來應急的第一批,還可能需要第二批,第三批。
看著齊州傳回來的情報,高順也不忍心不管,去年的大水,過年朝廷已經撥了十萬石糧食。
開春官員組織耕種,可要想恢復正常生活,沒有一兩年不行,房彥謙負責這個。
口糧有了還要重建家園,受災大部分都是窮苦百姓,茅屋、土屋一衝就塔,家中財產也都被大水沖走了。
百姓的要求不高,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失去了財產的他們飯都吃不上,又何談重建家園。
年輕力壯的可以慢慢來,可老弱婦孺則需要人幫助,人所以朝廷必須出面,爭取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然而還有一點也需要警惕,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瘟疫在這個年代足夠致命。
有一個村落就是因為瘟疫死絕了,朝廷得知後不得不整體焚燬,那個村子就變成了鬼村。
衛生意識不夠,百姓很容易生病,要想杜絕這樣的事情,就要派人監督管理。
這些事情在後世理所當然,可在這個時候,統治者很少關心百姓死活。
朝廷此舉收穫了百姓的讚譽,齊州有人做萬民傘送到朝廷,以此來表示感激。
正值八月,天高氣爽。
秋季是希望的季節,全國上下充滿了喜悅的氛圍。
中秋將至,高順也參與進來,親自指導製作了一批月餅,然後發給官員們。
李靖去了幽州,李詮夫婦回了江南,趙五本夫妻四海為家,全都活的愜意瀟灑。
趙氏被接到幽州去了,先帝的妃子都去守靈了,聽說都找到了伴侶,活的也算自在。
雖然這種事有傷風化,可高順權當不知道,反正這種事遲早會有,而且也藏不住,還不如內部消化。
宗室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雖然沒有權利,但卻沒有人敢輕視他們。
偶爾有些子弟欺男霸女,高順就用家法教訓,私下裡卻說他們:“你們都有錢有勢,要女人不能正當追求麼?
齊國以禮孝治國,爾等如此無視法度,是想讓朕把你們趕盡殺絕麼?”
一番恩威下來,宗室們都挺老實,別看高順今年只有二十多歲,但身上的威嚴愈發的凝重。
哪怕是宗族的長者,在他面前都不敢直視,因為高順表面上大度,其實是很多疑的。
也許是因為高長恭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高順對宗室十分提防,雖然不會殺他們,但也不用他們。
對此有人也議論過,說高順疏親近外,那些外臣怎麼能和自己家人比。
高順對此沒多說什麼,只用了一句話就讓對方啞口無言:“想要當官?去參加科舉吧,只要中了就可以當官。”
作為皇室宗親,生來就可以享用榮華富貴,又有幾個肯用空讀書的,大部分都放棄了。
沒有真才實學,高順又怎麼敢用他們,高順治國講究的是科學,要考慮各方面。
所以宗室裡的子弟就都絕了這個念頭,還有一部分想要讀書的,卻被長輩勸住了。
“你讀書幹什麼,難道真想讀當官?寒窗十年只能當個小小的縣令,你願意麼?
就算你願意,一路熬到朝中,你覺得陛下會信任你麼,會不會覺得你有什麼意圖?”
這話雖然不是高順說的,卻有很多人想到了,其實對於宗室高順始終在思考,到底怎麼處理他們。
作為統一的帝國,是不可能進行分封的,最起碼近了不行,那就分遠點吧。
於是有一次他找來幾個年輕的宗室子弟,指著一副世界地圖道:“你們看,這才是天下。
我們齊國其實很渺小,有朝一日朕統一了天下,都分給你們一塊不比齊國小的領土,讓你們去當國王。”
年輕的宗室子弟相信了,都在等著這一天,而高順也成功消除了他們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