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方面高順不是很懂,他也在慢慢摸索,不過他很清楚,只要這個生意做成了,朝廷再也不用擔心財政問題。
“儲存,借貸,兌換,現在都只是概念,需要進一步完善,錢莊只是第一步,朕要做的是銀行。
有人可能會覺得,那些錢如果借出去,收不回來怎麼辦,但銀行不是善堂,借錢是需要抵押的。
而且錢放在銀庫裡,時間久了會發黴、生鏽,所以我們要利用這些錢投資,這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高順一邊講解著金融知識,一邊描述著銀行的作用,說銀行可能有點誇張,畢竟有很多事情是現在做不到的。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旦朝廷成功推行了新貨幣,就可以回收金、銀、銅,這些才是真正的錢,而且不會貶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成熟的貨幣體系,可以增加國家凝聚力,若是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甚至可以影響周邊國家。
幾個人討論了許久,一直到深夜,高順見大家都有些累了,於是就提出吃了夜宵回去休息。
宮裡的食物簡樸卻精緻,一碗餛飩加幾個小菜,吃的幾人渾身舒坦。
“若是真向陛下說的那樣,那些紙就可以買東西,那該是什麼樣的場景。”房彥謙笑道。
袁憲:“錯了,那不是紙,而是錢,只不過比銅錢請便,易於攜帶,易於使用。
咱們每次發俸祿,都需要幾個人抬回家,若是換成紙錢,只需要處處進懷裡就行。”
袁憲說完,高順腦中靈光一閃,抬手道:“袁閣老剛才說俸祿,工錢!”
一語驚醒夢中人!
高順打算發銀票並不是秘密,主要是考慮銀錢不便於攜帶,銀票還是作為字據使用。
可如果錢莊出了問題,那些民夫勞工還會要銀票麼?
幾位內閣大臣面面相覷,終於找到了關鍵,同時也都有些後怕,這次若不是趙五本出現,怕是不好解決。
十萬民夫,朝廷不能失信於人,可若是真給出百萬貫錢,對於朝廷的財政同樣是不小的負擔。
運河不是長城,不需要什麼材料,最多也就是一些堤壩的修建,但大多數都是清掏、開鑿。
這樣就有一筆純粹的工錢,再加上糧食,一旦開工,就夠的上勞民傷財了。
有人說那些都是純粹的勞工,乾的就是這個,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可是有件事不能忘了,那就是這件事不是高順自己幹,而是讓十萬勞工和諸多官員負責。
只要是人,就難免有私心,朝廷的決策是好的,然而壞事的往往是小人物。
一貫錢一千文,民間八九百也很常見,貪墨是查不絕的,水至清則無魚。
民夫辛苦一年,可能就賺十貫二十貫,若是被官員扒層皮,就算不說肯定也有怨言。
而銀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這種問題,並不是完全解決,最起碼錢莊兌換是足量的。
類似的問題太多,不可能完美解決,但只要不失大格,有點瑕疵也正常。
況且人都是有奴性的,升米恩鬥米仇,當年和珅賑災,明目張膽的摻沙子,卻多救了無數無數百姓。
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社會階級始終存在,高順站在最頂端,他必須把握一個度。
這年頭造反太常見了,如果想坐穩江山,就必須考慮周全,窺一斑而知全豹,必須學會以小見大。
想要不勞民傷財開鑿運河,的確要多考慮。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