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州,長城。
高長恭走在長城上,望著遠方的大地,身邊的勞工辛勤的幹活,隔三差五有一個士兵監工。
“這佗缽老兒是死了麼,竟然沒有來騷擾我們,害得朕白興奮了這麼久。”
尉相願道:“陛下身為,威震四海,那佗缽老兒應該是怕了,所以不敢來。”
尉相願一番話,引起將領們哈哈大笑,為了以防不測,他們一直嚴陣以待,等待突厥的襲擊。
可是長城已經修了三個月了,依舊不見突厥的人影,連個影子都沒有。
高長恭對此很失望,也許是突厥王庭距離這裡太遠,又或許是突厥根本沒打算出手。
事實上的確是突厥沒打算出手,準確的說是他們自顧不暇,因為突厥在西域出現了一位小可汗,統管阿爾泰山以西的地區。
這位小可汗可不是佗缽任命的,而是自己任命的,達頭可汗拒絕承認佗缽可汗的地位,佗缽可汗恰好病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汗病倒,國家分裂,突厥此時也是內憂外患,哪裡還顧得上齊國。
佗缽可汗的兒子沙缽是繼承人,察覺到到不對勁,立刻派人聲討達頭,雙方開始摩擦。
齊國的探子沒有深入這麼遠,所以第一時間沒有得到訊息,但北境的訊息卻可以傳回鄴城。
高順得知突厥沒有出手,立刻開始分析原因,從史書中得知突厥在這一年發生變故,但卻依舊實力強大。
即使突厥分裂,東突厥依舊有強大的實力,如此說來這不是主要原因,唯一的可能就是佗缽不行了。
對於這位草原汗王,高順還是敬佩的,在他的帶領下,突厥開始擴張,逐漸和波斯發生矛盾,遂和東羅馬帝國聯合共同對抗波斯薩珊王朝。
這個時期是突厥汗國武力最鼎盛的時期。
這些年突厥一直在擴張,征伐吐谷渾,征戰西域,乃至聯合波斯滅白匈奴,後世的新疆以及中亞河中地區都成為了突厥汗國的疆土。
突厥強盛時期疆土東到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鹹海和中亞河中地區。
如此遼闊的疆土,也就蒙古帝國可以比肩,高順很敬佩這些人的戰鬥力,同時也有些嚮往。
心中有了大概的猜測,高順立刻下令深入探查,如果他的猜測是真的,那麼遼州也該動一動了。
半個月後,高順得到了確切訊息,佗缽老兒不行了,現在突厥是他的兒子沙缽主持。
達頭不承認沙缽的地位,雙方已經展開了小規模的爭鬥,卻沒有正式分裂。
突厥分裂已成定局,但事情發展的太慢,高順打算給他們加一把火,讓人去搗搗亂。
與此同時,他還給高長恭寫信,讓他做好準備,派劉永業北上討伐南室韋,一直打到黑龍江。
這裡的黑龍江不是地名,而是河的名字,高順要趁突厥內亂之際,恢復後世東三省的領土。
從地圖上來看,其中高句麗高長恭有些區域,不過現在還不是討伐高句麗的時候。
訊息一下達,朝廷走進入了戰備狀態,只不過這一次不是跟緊急,憑藉高長恭和遼州的軍隊足夠了,朝廷只需支援點糧食。
得知有仗可打,高長恭立刻興奮起來,契丹郡加上漢軍有十萬人,對付一個室韋綽綽有餘。
高順有正事要忙,也就沒人敢打擾他,他一邊關注東北的戰局,一邊監視突厥的動態。
派出去的人手在兩邊搞破壞,並且留下對方的名號,讓他們互相懷疑。
沙缽得知室韋被進攻後,立刻派出兵馬支援,只是為時已晚,齊軍已經佔據了南室韋。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