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有司奉春冊祀於南郊。
遣少冢宰元孝矩代太子勇邊陲,孝矩名矩,以字行,天賜之孫也;女為太子妃。
小內史崔仲方勸說隋文帝廢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而恢復漢、魏舊制,隋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於是,隋朝設定了太師、太傅、太保三師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
御史、都水二臺,太常等十一寺,左、右衛等十二府,以分別執掌和統領各類職事政務。
又設定了上柱國至都督十一等勳爵,用來酬勞勤苦和立功的將帥;設定了特進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用來加封有德行和聲望的文武大臣。
還將門下高官官侍中改稱納言。
任命原相國府司馬高為尚書左僕射兼納言,相國府司錄京兆人虞慶則為內史監兼吏部尚書,相國府內郎裴倨之為內史令。
十五日,隋文帝詔令追尊皇考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皇妣呂氏為元明皇后。
十六日,又詔令修建祖廟社廟會同時,冊立原隋王后獨孤氏為皇后,王太子楊勇為皇太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七日,任命太尉趙為尚書右僕射。
十九日,封北周靜帝為介公,原北周宗室諸王一律降爵改封為公。
楊堅終於當了皇帝,並且改國號為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趕上了高順的步伐。
高順得知這個訊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也許是天命所歸,楊堅到底邁出了這一步。
和他不同,高順是順位登基,接替高長恭的帝位,所以沒那麼麻煩,高順也沒想舉行太大的儀式。
而楊堅是篡周,所以多出了很多程式,儀式也十分繁雜,對此高順親自寫了一篇賀文,派使者送給楊堅。
那篇賀文表面上是祝賀楊堅登基的,字裡行間卻流露出嘲諷的意味,處處都在挖苦楊堅。
面對高順的羞辱,楊堅一笑置之,他剛剛繼位,帝位還不穩定,此時不宜橫生事端。
那使者原本嚇個半死,本以為自己這次有來無回,沒想到楊堅好生接待了他,還讓他給高順帶好。
使者回到了齊國,帶回了楊堅的問候,高順早知道會是這種結果,在心中不由得暗歎。
“不愧是一代帝王,這容人之量就無人能及,若是換了自己,能否一樣寵辱不驚?”
高順想象不到,楊堅到底是怎麼想的,能以帝王之做夠面對侮辱而不動怒,恐怕沒有幾人能做到。
而當今天下敢侮辱楊堅的,恐怕也只有高順了。
楊堅篡周,這不是一個好訊息,而他又剛剛繼位,這代表著二人從暗鬥發展到了明爭。
這些年二人相互算計,卻誰也沒能奈何了對方,雖然楊堅吃了點小虧,可高順也沒佔多大便宜。
離間之計,差點讓周國一分兩半,從而逐個擊破。
嶺南之謀,差點讓高順丟了性命,從而消滅勁敵。
二人你來我往,相互出招,哪怕現在周國處於劣勢,可楊堅扔有自信力挽狂瀾。
齊國,鄴城皇宮。
昭陽店內,一個人跪在地上,高順看著他帶回來的情報,許久沒有開口。
“起來吧,你能活著回來,已經是命大了,至於你師父和師叔的仇,會有機會報的。”
“都是屬下無能,沒能完成陛下的期望,還請陛下治罪。”
高順搖了搖頭,看了看眼前這位青年,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年你師父洩露天機,有此報也是正常。
你沒有得到他們的傳承,也是你的命數,如今你師父的測算得到應驗,你應該高興才對。
這次回來好生修行,爭取早日得道,如今這天機已經混亂,哪怕是朕,也已經看不透了。”
青年聞言有些吃驚,抬頭看向高順,只見高順負手而立,背影愈發的高大。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