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數太多,講話估計聽不到,於是安排了幾個傳令官,負責傳達院長和祭酒的講話。
等現場安靜下來,高順帶著幾位儒者出現,眾學子目光匯聚,幾位儒者顯然有些震撼。
面對數百名學子,高順面色如常,其實這種場景後世也能看見,比如學校的運動會。
高順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受了後世的啟發,學服就是校服,整齊劃一看起來的確賞心悅目。
等眾人站好,有人推過來一個奇怪的車,上面有一個大喇叭,看起來有些誇張。
高順環視一週,終於開口道:“孤乃齊國太子高順豐,是你們的院長!
這座書院,就是孤提議修建的,應天之意是應天順民,爾等都是讀書人,應該明白。
孤之所以大興土木,就是為了為國選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今日你們加入應天書院,來日都要為國家做貢獻,無論是哪門學科,只要透過考核,朝廷都會錄用。
在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知道孤,聽說過我的事蹟,但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高順說道此處,立刻有人拽下大門旁邊的對聯上面的紅布,讓所有人看見這副對聯。
“你們身為讀書人,要明白為什麼讀書,如果你們不知道,孤今天告訴你們,你們要為大齊崛起而讀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句話表明了高順的目的,他沒有藏著掖著,也沒有唱高調,說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那些話有時候太冠冕堂皇,他建書院的目的是培養人才,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國出力。
所以一開始他就宣佈了主權,應天書院隸屬於朝廷,這些學子必須忠於國家。
所謂的自由都是相對的,忠於國家你就會得到尊重,反之則會唾棄甚至是毀滅。
教育上可以自由,思想上必須統一,可以出現百家齊放,但必須有一致的目標。
應天書院的成立,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開啟,書院採用半軍事化管理,思想教育是必修課。
沒有什麼歡呼,臺下一片安靜,也許是還沒有反應過來,但高順並不著急。
高順講完話,又讓書院的先生紛紛上臺,做了一下自我介紹,宣佈了一些書院的規定。
一個時辰後,開學儀式結束,學子們紛紛起身,有人給他們分配班級和宿舍。
這些事不需要高順親自出面,人群中的一些人此時白明白,原來他們見過的那位學子,竟然是太子!
王嫣兒在人群中,神情複雜地看著高順,終究是她想的太多,高順並沒有區別對待。
由於是剛開學,學子們可以先熟悉一下書院,除了統一的宿舍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學堂。
教學區很大,分十幾個樓閣,每個閣樓都有兩層,足夠幾百名學子同時上課。
要不是技術有限,無法建造教學樓,高順還想招收更多學子,但三百人已經是極限了。
好像不是所有人都讀書,學院中還設立了一些分院,比如女子院、理工院、桑農院、醫學院等。
這些分院還只是雛形,如果有需要還可以擴建,世人此時還不知道科學的重要性,但高順知道。
模仿後世的大學,定向培養人才,如果不是怕影響不好,高順甚至想開個商學院。
只不過此時還不到資本出現的時候,國家需要高度統一,就不能讓其他資本出現。
忙了幾天,書院漸漸步入正軌,高順已經派人找過張方,張方沒有拒絕的道理,只等朝廷賜婚詔書下達。
作為一個沒落的世家,能重新找一個靠山,是他們做夢都想要的,而張家的崛起,也會壓下王家的勢頭。
江南之事終於告於段落,接下來就交給時間,種子全部埋下,只等生根發芽的那一天。
趙五本因為嶺南之事,也留在了高順身邊,隨著訊息不斷傳回來,事情也逐漸明瞭。
冼夫人果然沒事,李詮也沒事,只是躲起來了,以王仲宣為首的番禺統領們密謀造反,她現在正與他們周旋。
得到這個訊息,高順鬆了口氣,歷史雖然有些偏差,但大方向貌似沒有改變。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