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之道,要臉皮厚,心黑。
高長恭不殺百姓,卻搶奪他們的糧食,這對於他來說,其實並不容易。
可人心就是這樣,敵人掠奪是理所當然,不殺之恩已經是仁慈,百姓還會念他的好。
而自己人掠奪就是不仁,如果殺人那就是暴虐無道,百姓不會體諒軍隊的難處,反而會埋怨。
歷史上的起義造反,多數是因為剝削太甚,老百姓活不下去,覺得朝廷無道,民不聊生。
歷史上多認為秦始皇殘暴,對其褒貶不一,可現代人卻不得不承認,秦始皇有先見之明。
長城的修建,阻擋了遊牧民族入侵的路,後來的歷朝歷代也修建長城,可在當時很多人不理解。
長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奇蹟,而秦朝的滅亡秦二世固然有責任,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
那就是當時有大量軍隊駐紮在邊境,用來阻擋突厥的入侵!
此時的陳國,朝廷徵集大量青壯,同時也徵調了大量糧食,百姓已經怨聲載道。
這個時候陳氏兄弟繼續剝削,百姓已經到了忍受的極限,陳頊路過會稽時,就遇到大量的饑民。
這都是他的子民,他能置之不顧麼,可他也沒有多少糧食,也只能視而不見。
高長恭把南陵洗劫一空,帶不走的糧食乾脆燒掉,然後點頭去找陳頊,同時代的兩位雄主終於相遇。
太湖南岸,湖面碧波盪漾,六月份的天氣格外晴朗,是個遊湖的好日子。
可此時的湖面,卻空無一人,只因將軍對峙,周圍的百姓早已四散奔逃。
高長恭摘下面具,露出英俊的面龐,陳頊看著他那張臉,不由得想起了高順。
“悔不當初沒有殺了那豎子,讓他回去成了氣候,父子合謀狼狽為奸!”
“哦?其實當初豐兒要和陳國聯合,朕是不同意的,但是他好不容易說服朕,還不惜以身犯險出使陳國。
只可惜陳兄看不起我國,竟然選擇與周國聯合,結果怎麼樣,還不是白忙活一場!”
高長恭眼神帶著戲謔,也想起了往事,如果當年高順要是被就在陳國,也許齊國就沒有今天了。
“高長恭,你不用惺惺作態,你們父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尤其是那個豎子,小小年紀就如此陰險狡詐,你就不怕你不得善終?”
“我不得善終?哈哈哈哈,實不相瞞,朕出征之時,就已經把詔書寫好了,他想當皇帝,隨時都可以當。
朕不像你們,把皇位看的那麼重,生的兒子一個不如一個,一個跪地求饒,一個不戰而逃。
還有一個,貌似不見了吧,你苦苦守住的都城,未來卻沒人可以繼承,想想真是悲哀啊!”
也許是和高順相處多了,高長恭竟然也變得毒舌,說起話來氣死人不償命。
“你!”
就在這時,太湖之上忽然划過來一艘小船,雙方都注意到了,很快就到了岸邊。
船靠岸後,從上面下來幾個黑衣人,推搡著一個人前進,高長恭不明所以,陳頊卻是大驚失色。
“叔保!”
來人正是陳叔寶,身邊跟著幾個影衛,一路來到高長恭面前,下跪行禮道:“影十三拜見陛下,此乃陳國太子!”
高長恭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本以為高順在家裡幫不上什麼忙,沒想到在這裡還給他一個驚喜。
“哈哈哈哈,陳頊老兒你看到了吧,現在你三個兒子都在朕手裡,你還拿什麼和朕鬥。
如果不想斷子絕孫,朕勸你早早投降,看在你還是個明主的份上,朕可以饒你家一命!”
明明只有兩個,高長恭卻說三個,陳頊也不知道真假,但陳叔寶就在面前。
陳頊此時內心翻湧,十分的疼,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兒子,而是為自己的家族悲哀。
上天何其不公,高家作惡多端,歷代帝王都早亡,為何偏偏出來個高長恭父子。
“高長恭,你不用騙朕,朕又不是隻有三個兒子,倒是你,只有那豎子一個吧!”
“哦?難道一個還不夠麼?如果一個不夠,朕的愛妃前不久又給朕生了兩個,朕的孫子也出生了。”
兩位帝王都自稱朕,聽起來有些滑稽,二人隔空喊話,都想打壓一下對方計程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