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韓擒虎年少時,粗獷豪邁,以有膽識和謀略而著稱,體貌魁梧偉岸,有一副英雄豪傑的儀表。
他喜歡讀書,經書、史書、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宇文泰看見他後,認為他很獨特,就讓他與自己的諸子們一起遊玩。
有此信任基礎,宇文邕很快就不在懷疑韓擒虎,讓他回自己的治所永州。
“多謝陛下!”
韓擒虎離開後,宇文邕把那封信撕的粉碎,高順實在有點過分了,竟然敢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動作。
“來人!”
宇文邕想起當日的場景,心裡就一陣後怕,齊國要是多來些兵馬,他恐怕就成了忘國之君了。
其實高長恭也覺得可惜,奈何一時間調不出更多的騎兵,如果不能一舉抓住宇文邕,等周國反應過來他也擋不住。
所以齊軍來的快去的也快,即便如此還是讓宇文邕覺得恥辱,如今又公然挖他的大將,所以他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兩年齊國一直致力於改革,統計完人口後,官府還頒發了戶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姓出行必須帶戶籍,否則不允許隨便行動,商人做生意要有通行證,總之就是為了提防敵國的細作。
作為這時代間諜的第一人,高順自然不能不防,他深知輿論的重要性,也知道間諜的危害。
所以周、陳兩國想要安排細作,首先不是那麼容易,再加上他傳遞訊息都進行加密,如此雙重保險,想打探訊息更難。
再說趙五本隱藏在韓府之外,發現韓擒虎去了皇宮,緊接著就出了長安,他毫不猶豫得跟了出去。
確定韓擒虎回到長安,他知道韓氏的信八成沒起作用,於是立刻向高順稟報。
三天後高順得到彙報,韓擒虎拒絕了拉攏,這讓他有些無奈,腿長在人家身上,人家不願意來他也沒辦法。
不斷翻閱韓擒虎相關的資料,一個人出現在高順腦海裡,臨川郡王獨孤永業。
獨孤永業,字世基,中山郡盧奴縣人,出身中山劉氏,幼年喪父,隨母改嫁獨孤氏,冒姓獨孤。
頗有軍事才幹,熟習弓馬,授定州六州大都督,宿衛晉陽,天保初年,拜中書舍人、豫州司馬。
乾明初年,出任洛州刺史、散騎常侍,抵禦周軍進攻,授儀同三司,河清末年,授太僕卿。
武平三年,出任北道行臺僕射、幽州刺史,遷領軍將軍、洛州刺史、開府,冊封臨川郡王。
獨孤永業在軍中有才幹,弓馬熟練。被選拔補任定州六州都督,宿衛晉陽。
有人稱獨孤永業有見識與才能,高澄與獨孤永業交談後感到喜悅,超授予他中外府外兵參軍。
天保初,獨孤永業擔任中書舍人,豫州司馬,獨孤永業懂得文字與籌算,善歌舞,被高洋所賞識。
乾明初,獨孤永業出任河陽行臺右丞,遷洛州刺史,又轉左丞,刺史如故,加散騎常侍。
宜陽深在敵境,周軍在黑澗修築城戍以切斷宜陽的糧道,獨孤永業也修築軍鎮對抗周軍。
獨孤永業治理邊境很有威信,遷行臺尚書,到河清三年,周軍入侵洛州,獨孤永業擔心洛州刺史段思文不能自守,於是進入金墉助守。
周軍修築土山及挖掘地道,晝夜攻城,歷經三十天,北齊大軍來援,周軍才撤退。
獨孤永業久在河南,善於招撫,歸降者數萬,他從中選出兩百人作為爪牙,每次作戰都充當先鋒,都能以寡敵眾,周軍畏懼。
朝廷加獨孤永業儀同三司,朝廷賞賜他很厚重,獨孤永業性格剛直,不結交權勢。
斛律光向獨孤永業索求兩個婢女不成,就在朝堂上詆譭獨孤永業,當時朝廷沒說什麼。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