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說你家裡很窮,可我見你並不像是窮人家的子弟,窮人是不會知道如何吃雞的!”
高順聽了嘆了口氣:“有一句話叫家道中落,小時候我家家境還可以,奈何我有個敗家地阿父。
那時候我一心讀書,也管不了我管不了阿父,母親早早離世,結果我阿父娶了九個妻子,早早的就去了。
我九個姨母分光了家財,只留給我一間破屋,我在破屋裡日夜苦讀,想著有機會舉個功名。
奈何我阿父曾經的那些朋友,見我落魄,沒有一個人願意舉薦我,不得已我只好自謀生路,倒也學會了一些生存本領。”
高順頭腦中那麼多故事,忽悠一個小姑娘還是很容易的,聽到高順經歷這麼慘,不由得有些傷感。
“那後來呢。”
“後來我寄居在親戚家,我叔叔對我很好,覺得我遲早有一天會出頭,奈何我嬸嬸看不上我,天天逼著我幹活……”
各種狗血戲碼上演,就連小竹都有些動容,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大起大落,高順全都經歷過。
“兩國打仗,我和我叔叔一家避難,結果遇到了大水,然後我大難不死,遇到了一個校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和他說我家在長安,他就把我送回來,實際上我家不在長安,倒是有個親戚在長安。”
“那你的親戚叫什麼?”
高順的遭遇博取了李姝菡的同情,有意要幫他找親戚,高順沉吟片刻開口道:“聽說我有一個遠房的表兄,姓李名詮,在長安做官。”
高順說完,只見主僕二人一臉驚訝,高順則是感覺有些不妙,貌似這家主人也姓李,不會這麼巧吧。
高順說的李詮,是唐朝開國功臣李靖的父親,但在這一輩卻名聲不顯,史書上只有一個名字。
記錄的這麼少,就說明李詮混的不怎麼樣,所以高順和他攀親戚,覺得不會有人追查。
可李姝菡的表情告訴他,他貌似中獎了,高順趕緊搜尋李詮的資料,可惜記錄實在太少了。
“你是我兄長的選房表弟?那你豈不是我表兄了?”
高順一臉震驚模樣,不可置信地問道:“難道,這裡就是……”
李姝菡也不回答,轉身離開,貌似去找李詮了。
高順看著門口,思量著接下來如何回答,功夫不大李詮走了進來,疑惑地看著高順。
“菡兒說你是我的選房族弟,你可有憑證?”
“這……原本有一本家譜,後來被大水沖走了,先祖李蓋,所以同出一脈。”
要說隴西李氏並非魏晉舊族,李氏先世前漢時是武將世家,在漢魏晉門閥形成、發展過程中,已衰落為隴西寒門。
晉末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開始崛起,隴西李氏自稱為西漢李廣的後裔。
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才在亂世中真正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君,南北朝時隴西李氏蟬聯圭組,世為顯著,門第高華。
聽到高順提起李氏族譜,提到的名字也都正確,因為曾經衰落過,所以族人流散也正常,李詮這一脈其實混的也不怎麼樣。
“這麼說你真是我李氏族人,和某有同一祖先?”
“正是!”
高順睜眼說瞎話,臉上毫無異常,李詮漸漸露出笑容,上前扶住了高順。
“族弟啊,我們這一脈,一直門丁不旺,房支分散,各自發展,有很多族人已經斷絕了。”
“是啊,我阿父這一脈,到了我這裡只留我一個獨苗,他老人家生前就想多生幾個兒子,只可惜……”
高順說著,心裡不由得想起了高長恭,高長恭雖然表面淡定,其實內心也很焦急。
找你皇后生了個女兒,肚子就沒了動靜,沒辦法他開始臨幸宮女,結果自然是越著急越不中。
古代子嗣傳承是大事,所以高長恭不重視都不行,對比高順冷眼旁觀,並沒有做什麼。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