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高長恭來到朝堂,一路之上官員們的目光就帶著異樣,高長恭卻不受影響。
太監宣佈皇帝上朝,只見高緯無精打采地坐在龍椅上,可見昨晚又是一夜笙歌,勤耕不輟。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致就是這個說辭,官員們目光則看向了高長恭,但高長恭卻好像沒事人一樣,站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
“陛下,臣有本奏,蘭陵王世子出使陳國,如今已經返回,卻沒有遞交國書,不知是何用意。”
趙彥深見高長恭不說話,直接站了出來,高緯聞言看向高長恭,一臉的不耐煩。
高長恭見有人提起,於是站出來道:“啟奏陛下,陳國的國書,臣已經帶來了,只是事關重大,還需陛下親自定奪。”
說著高長恭從袖子裡取出陳國的國書,高緯見了讓太監拿上來,高緯開啟看了看,頓時臉色一變。
“豈有此理,陳國竟然要朕割地,這怎麼可能答應!”
高維雖然昏庸,可此時的他還很自大,還有點皇帝的覺悟,知道國家領土不可分割。
然而他這麼一說,大臣們頓時議論起來,看高長恭的眼神更加怪異,彷彿他做了什麼一樣。
“陛下,既然是結盟,兩國自然是要商談,陳國雖然提出要求,但我國過未必要答應他。
兩淮之地是我們憑本事搶來的,是不可能還給他們的,如果他們不願意結盟,那就不用談了!”
高長恭的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別人還以為他會促成結盟,沒想到他的態度這麼強硬。
“嗯,皇兄所言有理,有皇兄在,朕到不用擔心陳國來犯,只是既然兩國已經決定結盟,這國書還是要回的,至於怎麼回,你能商量吧。”
高長恭對他的重視,讓高緯很受用,高順昨天剛剛到家,今天高長恭就把國書交給他,說明高長恭還是尊敬他的。
皇帝讓大家商量著來,就說明他不想管這件事,見沒有其他的奏章,高緯就宣佈退朝。
皇帝回去玩樂去了,但大臣們還要辦公,主要的大臣齊聚尚書檯,商量對陳國的回覆。
“諸位,陳國同意與我國結盟,卻要我國歸還兩淮之地,這件事諸位怎麼看。”
高長恭作為這件事的牽頭之人,主要責任在他,其他人對這件事根本不在意,尤其是那些宗室。
“皇兄,兩淮之地肯定是不能給陳國的,至於結盟,臣弟覺得沒有那個必要。”
太師高潤第一個發表意見,太宰高湝在一旁點頭,這兩個當朝一品大員,一個十九歲,一個二十四歲。
而吏部尚書高元海,見幾位兄弟都這麼說了,看了高孝珩一眼,二人也是點點頭。
宗室們都覺得結盟沒用,外臣們還能說什麼,高長恭面無表情地掃視眾人一眼,目光停在了魏收身上。
“老先生,你覺得呢!”
魏收此時是朝廷的尚書右僕射,也是朝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大臣,這兩年一直請求致士,但朝廷卻沒放他走。
“依老臣看來,其實結盟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碼可以避免兩國直接發生戰爭,以減輕朝廷和百姓的負擔。
之前陳國派來使臣,卻因為和士開等人從中作梗,讓我們錯過了這次機會。
現在陳國雖然提出要求,卻也說明他們是想結盟的,只是惱怒我國之前的拒絕。
所以我們只需耐心和其周旋,就算是不結盟,也不能商了兩國的和氣,否則容易引起戰事。”
到底還是大儒,看事情比較周全,一旁的左僕射唐邕點頭表示贊同,尚書令徐之才也微微頷首。
和那些年輕的大臣比,這些老臣明顯有見識多了,如今朝中大佬除了斛律光不在外,只剩下趙彥深和琅琊王高儼沒發表意見了。
“趙司空,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