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不知道接下來怎麼做,此時他在快速回憶他看過的史書,希望從中尋找借鑑。
華夏曆史五千年,其中發生了太多的事,歷史總是相似的,沒準就能找到相同的場景。
高長恭在歷史上以軍事著稱,政事並非所長,如今卻坐到了這個位置,難免有些難以適應。
以高長恭的性格,如果把他自己放在朝中,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重蹈覆轍,畢竟高緯不是什麼明君。
而高順有著歷史經驗,又受過後世資訊的洗禮,光是電視劇就看了不少,更不要說小說什麼的。
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厚黑”二字,三國時曹操、劉備、孫權,三人都可以找到厚黑的影子。
然而三人雖然厚黑,卻還遠遠不夠,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晉朝,所以高順也要注意。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秋天的夜裡,窗外只有蟲鳴,徐徐吹來的晚風,讓屋裡的燭火搖曳,卻也帶來一絲清涼。
高順深思良久,高長恭也在一旁思考,父子二人就這麼靜靜地坐在書房裡,沒有人來打擾。
“軍隊那邊,阿父不能放鬆,能收買收買,能拉攏拉攏,總之我們必須有自保之力!”
高長恭聞言緩緩點頭,高順說的沒錯,就算他的權利再大,也抵不過千軍萬馬。
“阿父雖然當了宰相,可朝中的事阿父並不擅長,而且周國隔三差五犯我邊境,還需要有人去駐守,所以阿父在朝中待不住。”
高長恭再次點頭,北周一直對齊國虎視眈眈,經常會帶兵侵略,現在朝中沒有了文官,同時也嚴重缺乏武將。
“但阿父只有一個人,到時候恐怕會分身乏術,所以孩兒覺得阿父需要幫手,需要培養助手。”
“幫手?現在滿朝文武什麼德行,你應該清楚,賢臣名將都不好找,我上哪去找幫手。”
高順起身笑道:“阿父難道忘了,你還有兩個兒子呢!”
“你是說你和……”
“不錯,義兄武藝高強,完全可以進入軍中歷練,只要稍加培養,日後就可以獨當一面。
而孩兒我,雖然看過幾本兵書,卻自認為不是帶兵打仗的料,所以孩兒可以入朝為官,協助阿父處理政事!”
此言一出,高長恭有些驚訝,他以前完全沒想過這些,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應該跟在身邊。
其實高長恭也不知道,高順這個想法也是靈光一閃,翻閱了諸多歷史,他終於找到了可以借鑑的一幕。
明朝嘉靖年間,嚴嵩父子!
當年嚴嵩發跡時,已經是花甲之年,當上首府後,就把兒子調進內閣協助他處理政事。
嘉靖皇帝就算再不濟,也要比高緯強多了,嘉靖都能接受的條件,高緯為何接受不了。
更何況高長恭不是沒有理由,他還有軍務要處理,這樣一來難免分身乏術,所以需要幫手。
至於高順的年齡,也不是問題,他也是宗室之人,而且已經十四歲了,琅琊王高儼也不過十多歲,高順比他可成熟多了。
而他這個建議,可行性確實很大,如果操作得當,完全可以總攬軍政大權,到時候齊國可就是他們父子說的算了。
“讓你入朝為官倒是可以,可是你當什麼官好呢?”
對於這個兒子的本事,高長恭已經瞭解,在某些方面,高順處理事情比他還要老道。
“官職不用太大,只要跟在你身邊即可,對外可說孩兒是幫阿父傳話的,這樣孩兒的一些想法,他們也會認為是阿父的意見。
當然了,孩兒做的一些決定,會提前和阿父商量,這樣一來有人問起也不會有破綻。”
子謀父斷,嚴嵩父子就是這麼操作的,雖然高順父子的水平比不上嚴嵩父子,但此時的朝廷局勢,也遠沒有明朝複雜。
“好,既然如此,我明日就上書,幫你和本兒求個官職,協助我處理事務。”
“阿父上書可以,但不能提義兄,否則讓有心之人發現,容易暴露我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