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時有些怕了,如果只死一個馮子琮,高緯也不會說什麼,哪怕高儼來找,他也不怕他們,畢竟和士開的死,高緯對高儼有怨氣。
但祖珽和高阿那肱不同,尤其是高阿那肱。
歷史上高阿那肱才能平平,沒有讀過文史,其見識遠在和士開之下,但奸巧算計卻不比和士開差。
既得先帝愛寵,又令在東宮服侍高緯,所以大受寵遇,和士開死後,高緯認為他的識度足可與和士開比擬,打算讓他擔任宰輔。
好不容易有個認可的人,如今突然被人殺了,嫌疑最大的自然是穆提婆,畢竟二人死後,受益最大的就是他。
穆提婆有嫌疑,高緯派趙彥深調查此事,而此時的高順,正在天然居後院和趙五本喝酒。
“要說那個高阿那肱也真是夠倒黴的,本來打算讓他多活幾天,沒想到他忍不住出宮和小妾私會,真是活該送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五本聞言淡淡一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一次成功刺殺兩位奸臣,他心裡也很高興。
這幫人把持朝政多年,致使朝廷腐敗墮落,百姓因此受到牽連,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現在奸臣被除,剩下的一個也自身難保,每每想到這裡,趙五本的心裡就忍不住的高興。
“還剩一個穆提婆,我看乾脆找個機會一起殺了算了。”
高順聞言連忙擺手:“不能殺,如果連他都殺了,接下來還會出現一批和士開、陸令萱。”
“還會出現一批?此話怎講?”趙五本有些不解。
高順道:“這些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那位無能,這才是根本原因。
要想使齊國強大,治病必須要去根,只要有那位在,也就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我們把所有人都剷除了,再冒出一批我們不熟悉的,到頭來頭疼的還是我們。
而穆提婆我們都瞭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今只剩下他一個,已經是孤掌難鳴。
現在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到是趙尚書的機會,他為人謙恭,又忠於朝廷,有他在情況應該不會太壞。”
高順所說的趙尚書,正是宜陽郡王趙彥深。
趙彥深,自稱是南陽宛人,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對母親十分孝順。
十歲時,曾經探望司徒崔光,崔光對賓客們說:“古代人看眼睛就能知曉一個人,這個孩子將來前程一定遠大。”
趙彥深天性聰明敏捷,善於書寫和計算,安閒樂道,不亂交朋友,向來為人們所歎服。
現在和黨一脈主要人物都死了,剩下的餘孽也不敢出頭,趙彥深等忠臣終於可以喘口氣,慢慢把朝政奪回來。
趙五本不太懂朝堂上的事,卻也知道他說的沒錯,只不過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明白,畢竟他們二人可不是父子。
“如此,還是等義父回來再說吧!”
“嗯。”
藉助蘭陵王的勢力,高順終於做了點事,奸臣頭目都死光了,也就沒有人進讒言,他和高長恭也能安全一些。
況且就算高偉不喜歡高長恭,他現在也沒人可用,西邊地周國一直不消停,反而給了高長恭機會。
汾州軍營,高長恭看見趙五本送來的信,沉默良久。
高順這是在逼他反啊,這種事一旦暴露,勢必會牽連全家,到時候他只能抵抗,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雖然穆提婆背了鍋,但他也不是傻子,只要他一開口,一定會有人懷疑。
高阿那肱和祖珽沒人關心,但馮子琮可是高儼的人,對於這個小表弟,他可不敢小覷。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