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順朗誦序文時,他的聲音越來越大,現場的聲音越來越小。
高順越讀越快,好似文思泉湧,尤其是最後幾句,等於給這次集會定下了規則。
眾人驚呆了,這首序文,簡直不下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而且有人參加了不止一次這樣的活動,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完美的序文!
而高順一口氣讀了這麼多字,只覺得口乾舌燥,拿起侍者準備的酒一飲而盡,這才覺得好一些。
“諸位,我這個序文如何?”
王勃的《上已浮江宴序》,在這個沒有名人的場合,以王勃的文采,絕對秒殺所有人。
此言一出,有人開始看向別處,目光閃爍,不敢與高順對視,真的太打臉了。
行令官此時終於反應過來,趕緊拍手叫好,詢問旁邊記錄的侍者,記下來沒有。
高順看到這一幕,望著眾人不可置信的目光,頓時覺得沒啥意思,還不如回去看書呢。
“諸位,我忽然想起來家裡燉著湯,我就先回去了。”高順說完轉身打算離開。
“小郎君留步!”
這時一個年輕士子忽然起身,跑到他身邊,看見他起來,他旁邊計程車子也跟了過來。
二人走到高順身邊,抱拳施禮道:“在下薛道衡盧思道)有禮了,不知小郎君為何如此急著離開。”
高順一見是這倆人,上次重陽詩會就聽說了他們,結果也沒見到他們露面,這次倒是見到了二人。
“哦,我就是家裡有事,著急離開,而且我不勝酒力,此時有些醉意,所以我還是回去的好。”
高順說的和顏悅色,本來他心中確實有些不悅,但在他背出序文之後,就全部消失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過是個遊戲,非要搞人身攻擊,高順其實不想出風頭,奈何這些人非要逼他。
不得已高順又出了風頭,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如果他此時不離開,弄不好會成為眾矢之的。
二人看著高順的表情,有心挽留又不知怎麼開口,他們都是有學之士,來這裡是真心切磋學習,所以更親近有真才實學的人。
“要不,我們也離開吧。”盧思道說道。
薛道衡:“集會還沒進行一半,我們此時離開不好吧。”
盧思道:“都是些附庸風雅之人罷了,就在這裡還不如回去溫書。”
薛道衡看了看眾人,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轉身對高順道:“小郎君,不如我們換個地方如何?”
薛道衡這是邀請高順,高順想了一下點點頭,在場除了這兩個人外,其他人連龍套都算不上,他們的名字都懶得記。
三人離開漳河邊,找了一家酒肆,初春時節外面還不是很暖和,南方的習俗傳到北方,也不是那麼太合時宜。
找了個房間,三人盤腿坐下,一人煮了一壺酒,功夫不大上來一盆狗肉。
看到眼前的狗肉,高順眼前一亮,要說狗肉可是好東西,溫熱滋補,只不過後世輿論壓力太大,很少有人吃。
然而古人卻不管這個,尤其是這個時候,狗肉算得上是難得的美食了,高順是王府公子,自然不覺得什麼。
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豬肉難吃,羊肉太貴,能吃一頓狗肉,已經是難得了。
陶鍋下的泥爐,繼續加熱著,盧思道舉杯道:“之前聽小郎君的名字叫李大寶,恐怕不是郎君本名吧!”
當時那書生嘲笑高順,高順絲毫不在意,二人當時也沒當回事,後來卻反應過來。
高順聞言舉杯,笑道:“盧大哥果然聰明,李大寶確實不少我的真名。”
盧思道聞言一笑,看了看薛道衡,眼神裡的意思是:你看,我說的沒錯吧。
三人喝了一口酒,薛道衡道:“既然如此,不知郎君可否告知我二人真實姓名,郎君的一片序文,著實讓我等佩服。”